摘要:“一老一小”关乎民生、连着民心。北岸经开区大力弘扬妈祖大爱精神,在全市设立首个“银杏乐龄家园”建设试点,在全省首家出台关于孤独症、智力残疾等儿童康复区级叠加补助政策,关爱“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
刊登于20250328《湄洲日报·北岸观察》版面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郭霖霞 陈琛 文/图
“一老一小”关乎民生、连着民心。北岸经开区大力弘扬妈祖大爱精神,在全市设立首个“银杏乐龄家园”建设试点,在全省首家出台关于孤独症、智力残疾等儿童康复区级叠加补助政策,关爱“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事关民生大事。
北岸经开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建阵地、优服务、强保障,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北岸党工委书记于晓栋指出,要聚焦保障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勠力同心,敢于创新,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让夕阳更美、朝阳更红。
全市首建“银杏乐龄家园”
3月13日,一堂“智能手机支付与网络安全”课在东埔镇东吴村党建邻里中心开讲。
现场,民警和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案例为老人们讲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并现场演示网络支付场景,指导防诈措施。
医护志愿者为老人义诊。
这是东吴村“银杏乐龄学堂”课堂上的一幕。当天,学堂不仅搭建学习平台,还提供健康义诊。来自福德医院内科、骨科、疼痛科等科室的医护志愿者为老人们进行血压、血糖检测,接受慢性病咨询等,针对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疼痛等问题给予医疗指导。
去年,省老年事业促进会印发“银杏乐龄家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探索在城乡社区中嵌入适老化的设施和资源,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一站式”专业养老服务。
北岸经开区党工委政法委(民政)在东吴村创办“银杏乐龄学堂”,通过“政府支持、民政指导、社会参与、村级主导”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作为全市“银杏乐龄家园”建设唯一试点村,东吴村结合村情实际,按照“五有三共”标准建设“银杏乐龄学堂”,即有教学场所、有设备设施、有课程设置、有师资队伍、有管理制度,共同学习、共同作伴、共同用餐。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文化程度、兴趣需求,设置了健康养生、识字课、唱红歌、健身操、文化传承、智能手机使用、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等课程,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学以致用,让老年人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从“养老”变“享老”,让“老龄”更“乐龄”。北岸经开区党工委政法委(民政)干部林育群介绍,通过建设“银杏乐龄学堂”,开展“银杏百福·健康养老”志愿服务活动,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健康服务。同时,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挥自身优势,共同为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北岸经开区积极响应,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创建,落实老年人关爱帮扶政策。今年以来,新建长者食堂1个,打造“银杏乐龄家园”1个,养老服务设施星级评定19个,不断完善养老配套,提升养老品质。
据统计,目前北岸经开区有百岁以上老年人52人,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989人。该区共发放高龄营养补贴114万元。同时,探索嵌入式养老模式,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养得省心”。
全省首家出台叠加补助政策
3月22日,以“真实的色彩:表达、融合性艺术以及神经多样性的独特视角”为主题的2025孤独症国际大会在北岸潜力少年医教中心举行。
会上,国典(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瑞仕潜力少年自闭症研究中心签订孤独症医学科研战略合作以及“星光同行公益行”项目。双方将携手推动科技应用与康复实践深度融合,将公益行动延伸至基层,为孤独症群体带来更多希望。其间,还围绕“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全生命周期支持政策”“艺术疗愈创新实践”三大核心议题展开研讨。
北岸经开区发挥国家级“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等独特优势,迎来“潜力少年”落户健康城,面向中国6岁至20岁孤独症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医教协同一体化干预。如今,“潜力少年”已成为国内孤独症康复教育的标杆。
“潜力少年”机构董事长蔡荔燕表示,“潜力少年”融合国内创新,已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期待未来能建立国内大龄孤独症的标准服务模式,搭建跨国教育支持体系,让每一个角落的星星都能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
前来参会的福建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会长郑芳泽希望,构建政府、社会、孤独症家庭三方联动的全球协作网络,打破技术与理念壁垒,确保孤独症群体在医疗、康复、教育、就业、康养等领域享有平等权利。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做好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北岸经开区扎实做好孤独症、智力残疾等儿童的筛查、探访、康复、教育、辅助就业等关爱服务,在全省首家出台关于孤独症、智力残疾等儿童康复区级叠加补助政策。
补助对象为在北岸经开区注册且在市残联公布的儿童康复协议管理机构康复的当地户籍0至20岁孤独症、智力残疾等心智障碍儿童,在原有各类补助后每月自费超过2000元的,另行每月补助1000元至1500元。目前,已为9名孤独症、智力残疾等心智障碍儿童发放补助共7.1万元。
托举“一老一小”幸福生活
3月是学雷锋月,北岸经开区各地暖流涌动,为“一老一小”送去温暖与关怀掀起热潮。
情系教育,爱心助学。3月20日,北岸经开区举行奖教奖学捐赠仪式,爱心企业莆田哈纳斯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向北岸经开区教育局捐赠奖教奖学金34万元,激励学子成长成才。
区领导向该公司授予“捐资助学 造福桑梓”荣誉牌匾,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投入公益事业。
3月9日,北岸党工委政法委(民政、司法)联合党工委组织部(共青团、妇联)、东埔镇东吴村、莆田市上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莆田学院莆田校友会,在东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雷锋精神传薪火 情暖童心护成长”亲情关爱主题活动。
活动以“知雷锋、学雷锋、做雷锋”为主线,通过主题宣讲、劳动实践、“亲子”互动等形式向北岸的儿童传递关爱。在实践环节,儿童与爱心妈妈分工协作,清洁社区环境、栽种绿植,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温情满满。
义工团入户慰问老人。
志愿者也纷纷行动。广东妙音日行一善义工团携手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董事会、北岸妈祖公益志愿者协会共同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走访了忠门镇、东埔镇、山亭镇,共为110户困难家庭,送去近10万元的善款,给与老人、小孩浓浓的关怀。
这是广东妙音日行一善义工团第8年在北岸经开区开展感恩妈祖,回报社会活动。
“妈祖大爱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该团队创始人吴明城希望通过爱心举动,将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传播得更广、更远,让更多人关爱老弱病残,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加美好。
温暖“一老”,托起幸福“夕阳红”,关爱“一小”,呵护儿童茁壮成长,北岸经开区织密“一老一小”保障网,用“温度”标注幸福“刻度”,办好“幼有善育、老有颐养”民生实事。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北岸经开区将持续在保障民生、养老服务、社会事务等领域发力,推动保障服务从“有”向“优”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筑牢根基,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来源:开心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