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会直接发芙蓉王,一人一条跟分糖果似的!” 太原某社区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 “分烟大会” 监控视频画面中,社区书记轻飘飘一句 “香烟是驻地单位听说我们唱戏,特意意思意思送的”,瞬间点燃网友怒火,大家不禁质疑:“难道成立业委会,得先给社区来一波‘上供’?” 更具
社区惊现 “分烟大会”!业委会背后的权力暗潮
“开会直接发芙蓉王,一人一条跟分糖果似的!” 太原某社区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 “分烟大会” 监控视频画面中,社区书记轻飘飘一句 “香烟是驻地单位听说我们唱戏,特意意思意思送的”,瞬间点燃网友怒火,大家不禁质疑:“难道成立业委会,得先给社区来一波‘上供’?” 更具戏剧性的是,纪委迅速介入,将其定性为 “瓜分捐赠香烟” 行为,评论区更是炸开了锅,有网友冷嘲热讽:“建议下次直接捐茅台,这样‘意思’才够到位!”
“分烟大会” 现场曝光:芙蓉王成社区 “通行证”?
从曝光的监控画面来看,太原大井峪社区的会议桌上,蓝色烟盒堆积如山,社区干部们手法娴熟地进行着芙蓉王的分装工作。社区书记一边淡定指挥,一边给出解释:“企业自愿捐赠了 20 条烟,给维持秩序的同志分发一下。” 但网友们深挖细节后,诸多疑点浮出水面:
分烟潜规则:一共 8 个人参与分烟,20 条烟平均下来每人 2.5 条,这数字竟与社区所谓 5 天 “值班” 周期完美契合,背后是否暗藏玄机?书记金句:书记直言 “烟是我们要的,但对外得说是书记争取回来的”,这种矛盾表述,分明是想揽功又试图逃避责任。市价换算器:按市场行情,每条芙蓉王价值 400 元,20 条烟的价值,几乎等同于普通打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看到这,大家心中不免产生疑问:企业为什么要给社区 “捐烟”?当业主为了成立业委会,去社区是不是也得遵循这种 “意思意思” 的潜规则?
业委会难产真相:没送烟就卡章?律师神总结 “三不原则”
在业委会成立的过程中,社区作为关键 “把关人”,手握多项权力,也衍生出不少刁难业主的手段:
拖字诀:无论业主准备多么齐全的材料,社区总能以 “材料不全” 为由,拖延办理进度,哪怕业主已经复印了房产证、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全套证件。踢皮球:社区常要求业主 “先去街道办开证明”,一些证明繁琐复杂,如同让业主去证明 “你妈是你妈” 的升级版,导致业主在各个部门间来回奔波。终极必杀:只要有一人反对,社区便以 “业主意见不统一” 为借口,将业委会成立事宜无限期暂停。面对这些阻碍,律师给出了实用的反套路指南:
上海某小区的案例令人唏嘘,该小区业委会筹备长达 3 年都未能成功,最后竟发现社区主任自家开着物业公司,这无疑是导致业委会难产的重要原因。
魔幻操作预警:当社区干部开始 “意思意思”,业主该学上海徐大姐!
此前,上海业主徐大姐手撕社区 “红头文件” 的事件备受关注。当时,居委会要求每户业主捐赠 200 元春节布置费,徐大姐毫不畏惧,直接祭出三大 “杀招”:
现场开直播:徐大姐一边直播一边吐槽:“家人们谁能想到!社区居然让我众筹。” 直播吸引大量网友关注,形成强大舆论压力。一键三连:通过多个渠道反映问题,促使相关部门介入调查。行政诉讼大礼包:一同告上法庭,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最终,社区主任鞠躬道歉,涉事干部受到相应处分。徐大姐那句 “他们敢收烟,我们就敢送‘银手镯’”,掷地有声,彰显出业主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态度。
当社区干部把芙蓉王当作理所当然的 “辛苦费” 时,别忘了《刑法》第 385 条对受贿行为的明确规定,法律的红线不容触碰。正如网友所说:“今天纵容他们分烟,明天说不定就得看着他们瓜分楼房!” 在业委会成立过程中,每一张选票都承载着业主的期望,都是抵制腐败的有力武器。
来源:张海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