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变化对就业的影响,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3月27日发布方案,推出一揽子举措加力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就业连着收入,事关千家万户。
为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变化对就业的影响,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3月27日发布方案,推出一揽子举措加力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
工作领导小组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是国务院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全国就业及劳动保护工作,重点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其前身可追溯至2019年成立的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调整为现名,新增了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职责。
作为国务院跨部门协调平台,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全国就业工作,研究解决就业工作重大问题等。小组成员单位主要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等20多个部委。小组组长目前为国务委员谌贻琴。
三个关键词看文件的基调
“加大”一词出现了11次,“扩大”一词出现了7次,“加力”一词出现了4次,三个关键词可以看出文件的基调和方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就业有关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加强政策支持、培训赋能、服务助力,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需要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还要保障相当数量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总体看,稳定和扩大就业任务繁重,形势总体稳定但要承压前行。
图为2024年9月27日,在湖南省宁乡市金洲新城一家智能电器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作业。新华网
七方面推进实施
岗位开发计划
根据实施方案,我国将从7方面推进实施岗位开发计划,包括:挖掘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就业潜力,推动消费新热点转化为就业新渠道,扩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用工数量,围绕养老、托育等保障重点民生服务促进就业,在发展县域经济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拓宽基层服务空间,提升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吸引力,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规模。
2024年9月25日,雄安新区举办2024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雄安新区专场招聘会暨河北雄安新区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图为当日招聘单位代表在现场进行网络直播带岗。新华网
六方面加大重点群体
就业创业支持
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退役军人是当前需要重点支持的就业群体。
根据方案明确,我国将从6方面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加大减负稳岗支持力度,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稳岗扩岗专项贷款产品,适度提高贷款额度。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研究将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纳入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支持范围,延续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实施期限,统筹用好各类产业基金促进就业。强化自主创业政策支持,推广高效办成“个人创业”一件事服务,研究推出支持创新创业园区政策,放宽重点群体免费入驻园区门槛,鼓励有条件地方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推进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建立岗位归集发布制度,把岗位创造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企业,密集开展系列招聘服务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分行业领域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培训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企业参与等支持力度,大力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培训模式。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就业歧视、黑职介、招聘欺诈等违法行为。
零工市场是向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图为2024年9月3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万达广场“零工驿站”内,就业服务人员在向求职者介绍就业创业政策。人民图片
编辑/制作:林洹校对:孙爽来源:时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