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那些事儿 | 吴银龙:播种基层治理的法治火种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8 18:09 3

摘要:在司法行政工作最前线,活跃着一群法治守护者的身影。他们用情理法交融化解剑拔弩张的纠纷,用严谨公证书为群众筑牢权益屏障,以专业法律智慧纾困解惑……作为直面群众需求的法律服务先锋,他们孜孜不倦地传递着法治温度。即日起推出"法治那些事儿"专栏,通过法律明白人、人民调

【开栏语】

在司法行政工作最前线,活跃着一群法治守护者的身影。他们用情理法交融化解剑拔弩张的纠纷,用严谨公证书为群众筑牢权益屏障,以专业法律智慧纾困解惑……作为直面群众需求的法律服务先锋,他们孜孜不倦地传递着法治温度。即日起推出"法治那些事儿"专栏,通过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公证员及其他基层法治工作者的日常图景,见证那些让正义可触可感、用法治守护民生的温暖瞬间。

吴银龙:播种基层治理的法治火种

“行事务必秉持公心,一位优秀的支书就是一面旗帜,一名法律明白人就是一粒法治火种。”涟水县五港镇桃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银龙,将这句话奉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与行动指南。在他的带领下,桃园村的法治建设如同一艘稳健前行的航船破浪前行,基层治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吴银龙深刻理解法治对于基层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其视作保障基层健康平稳发展的“安全锁”。他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宣传法律知识,热情处理邻里纠纷,带领两委干部在桃源村营造出浓厚的“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法治氛围。

处理家庭纠纷时,吴银龙巧妙地将法理与情理融合,让法律条文在温暖的亲情氛围中寻得最佳平衡点。91岁的衡老太,在老伴离世后独自生活多年,现因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她的两个儿子因照顾生病母亲的问题产生矛盾,不仅言语激烈,甚至拒绝支付赡养费。吴银龙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召集村组干部以及老人的两个儿子来到村部展开调解。他先是动之以情,用亲情孝道的温暖力量去感化两人,随后晓之以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普法教育,严肃地批评他们的不孝行为。最终,在他苦口婆心的劝解下,两个儿子认识到错误,签订了赡养协议,成功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面对棘手复杂的土地纠纷时,吴银龙更是迎难而上。黄庄组的黄女士,因土地问题与其他村民结下长达10余年的积怨。

原来,2000年左右黄女士一家前往外地打工,老家的土地却被其他村民自行划分耕种。2015年,她返乡后要求对自家7亩土地进行确权,但因土地已被划分而困难重重,四处奔走也未能解决问题。矛盾日积月累,邻里关系降至冰点。

吴银龙上任后,暗下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一头扎进土地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中,积极向上级部门了解确权政策,而后挨家挨户向分走黄女士家土地的村民做思想工作。最终,有农户同意拿出6.8亩土地给黄女士。但因种种复杂原因,确权一时还无法办理。恰逢大户承包土地,吴银龙又灵机一动,与承包大户反复协商,成功说服其将对应土地租金直接支付给黄女士,得到黄女士的认可,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缠多年的陈年矛盾。

吴银龙还非常重视充实基层法治力量。他在入户走访时特意留心观察基层法治人才,吸纳了退休干部、老党员、退休教师等懂法律、热心社区服务工作的人员,组建起一支11人的普法志愿者队伍。通过开设法律讲堂分享经验、手把手“传帮带”,这支队伍迅速成长起来,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进场所”“进网格”“进家庭”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全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的形成,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我要当好基层法律明白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播撒法治的种子,让法治理念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吴银龙说。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