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古兰经》是其重要文物之一,尤其以一部珍贵的元代手抄本《古兰经》最为著名。这部经典不仅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体现了甘肃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要道上的多元文化交融。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古兰经》是其重要文物之一,尤其以一部珍贵的元代手抄本《古兰经》最为著名。这部经典不仅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体现了甘肃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要道上的多元文化交融。
手抄本《古兰经》
这部《古兰经》为元代(约14世纪)手抄本,据传由穆斯林学者或经师书写,可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甘肃,或由当地穆斯林社区传承。甘肃历史上是回、东乡、保安等穆斯林民族的聚居地,宗教文化积淀深厚。
抄本可能采用羊皮纸或优质纸张,以阿拉伯文誊写,带有早期伊斯兰书法风格(如库法体或纳斯赫体)。装帧可能为传统经册形式,细节体现了中世纪伊斯兰手稿的艺术特色。
甘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枢纽,这部《古兰经》反映了伊斯兰教自唐宋以来沿丝绸之路的传播,以及元代蒙古统治者对多元宗教的包容政策,它对研究中国西北地区伊斯兰教发展史、穆斯林民族的生活习俗及宗教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来源:西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