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违规添加?资生堂、阿玛尼被“点名”!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7 22:44 2

摘要:日前,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消委会”)发布了一则报告,称其对市面上37款妆前乳展开成分检测,结果显示超四成产品(17款)含有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防晒成分,涉及CPB、阿玛尼、资生堂、shu uemura等国际大牌。

日前,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消委会”)发布了一则报告,称其对市面上37款妆前乳展开成分检测,结果显示超四成产品(17款)含有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防晒成分,涉及CPB、阿玛尼、资生堂、shu uemura等国际大牌。

根据报告,香港消委会此次检测聚焦于三种化学防晒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EHMC)、胡莫柳酯(Homosalate)与奥克立林(Octocrylene),目前,这些成分虽然在多数地区被允许使用,但添加量以及长期安全性存疑。

除了存在“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问题,该报告还指出,检测的部分产品存在香料致敏、酒精刺激及标签信息缺失等问题,敏感肌与特殊人群健康风险尤为突出。

17款产品含可能干扰内分泌的成分

阿玛尼、NARS、SUQQU“暴雷”

香港消委会在上述报告中指出,妆前乳霜又称隔离霜,普遍建议用于已进行皮肤护理的面部皮肤上,或者作为涂抹底妆前的一个步骤。妆前乳霜具备均匀肤色、增加皮肤光泽度与平滑度、防晒等功能,此外,部分产品标榜具有保湿、控油等作用。

为保障此次检测的公正性,香港消委会分别从百货公司、美容用品专卖店以及网上商店等渠道,购买了37款妆前底霜作为研究样本,每支售价大约在100元至928元之间。这些产品中不乏阿玛尼、NARS、SUQQU、资生堂等耳熟能详的美妆品牌。

根据检测结果,香港消委会重点罗列了上述37款产品中普遍存在的三大安全性问题:

一、内含可能干扰内分泌的防晒成分。该报告指出,妆前乳霜中可能干扰内分泌的防晒成分主要为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EHMC)、胡莫柳酯(Homosalate)与奥克立林(Octocrylene),检测结果显示,上述样本中,有17款产品含有这三大防晒成分中的1—2种。

具体来看,这三种成分中,EHMC检出率最高,包括ADDICTION、CPB、雪花秀在内的15款产品中均含有该成分;检出含有Homosalate和Octocrylene的产品则分别有三款。另外,Charlotte Tilbury、ELIXIR、LANEIGE、shu uemura四个品牌中同时检测出两种可能干扰内分泌的防晒成分。

图片截自香港消委会官网

二、香料致敏。检测的37款产品中,只有13款样本的成分表中没有香料和香料致敏物质,剩下24款样本均含香料,有16款显示含香料致敏物质。其中,资生堂、雪花秀、天气丹等产品中所列香料致敏物质种类数量较多,有5—7种不等。

三、酒精刺激。样本中,17款成分列表显示产品含有乙醇、酒精、变性酒精或异丙醇,ELIXIR和shu uemura成分列表显示,相关成分排列较为靠前,反应酒精在产品配方中占比较高。

此外,7款日韩产品仅以当地语言标注成分,5款产品未表明开封后使用日期等标签不规范现象,也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政策落差”导致产品争议

防晒市场应敲响警钟

虽然在香港消委会发布的报告中,部分产品涉嫌不合规,但全球监管尺度不一,则是造成这一检测结果的重要原因。上述具备争议的成分,根据各地区法规的不同,其在不同地区的使用上限也存在差异。

比如,中国内地遵循的2015年版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EHMC、胡莫柳酯、奥克立林这三大成分被允许的最高添加量均为10%,但在欧盟的相关规定中,上述三大成分的规定使用浓度上限分别为10%、7.34%、10%。

在某业内人士看来,这种政策上的差异,可能正是上述产品被“点名”的原因:“香港地区的化妆品添加浓度参考国际标准,但是没有强制要求成分浓度与欧盟同步,可能会导致部分品牌利用当地的政策落差维持原有配方。”

筱声生物产品经理郭晓峰则认为,化学防晒剂干扰内分泌是由来已久的争议话题,但并不可一慨而论,具体到某个产品,要从具体成分、添加浓度、成分和产品工艺的透皮吸收特征、生物累积效应四大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郭晓峰认为,在中国注册的防晒产品,在严格的安评框架下,目前来说风险应该较低,但也不能完全避免社会争议。在此背景下,物化结合,生物防晒,大分子防晒等,为防晒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品牌方和生产商也要与时俱进。

上述业内人士同样认为,生产商应该适时而动,结合市场新趋势做出更好的选择。他建议品牌可选择更为安全的成分,比如新型化学防晒剂Tinosorb S和Uvinul A Plus,兼具广谱防护与低刺激性,目前在欧盟已被广泛采用;另外,氧化锌、二氧化钛等物理防晒剂,主要是通过反射紫外线起到防晒的作用,也减少了化学渗透的风险。

面对香港消委会的指控,不少品牌也作出回应。ELIXIR、NARS等品牌的生产商强调,其相关产品配方中的EHMC浓度符合欧盟《化妆品条例》的规定上限,且产品中的奥克利林浓度亦符合欧盟SCCS建议的安全浓度水平;韩国品牌JUNG SAEM MOOL的生产商表示,其正研发新配方产品,并将弃用EHMC和环硅氧烷化合物。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香港消委会的报告实际上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市场在追求妆效与防晒功能时,成分安全不可妥协。“消费者需主动查阅成分表,敏感肌人群可优先选择物理防晒型妆前乳;品牌则需加速配方革新,跟进国际标准,而非仅满足最低合规要求;监管机构应推动全球成分安全评估协同,减少政策落差导致的‘安全洼地’。唯有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实现‘美丽无负担’”。

来源:仪美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