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伟大的导演,伯格曼算是其中一个,他的电影都拍得极为深刻,哪怕到现在,都很少有人超越的。
#冬季影视综大赏#
1977年,世界上最有名的两个瑞典人合作了一部电影《秋日奏鸣曲》。
这是世界著名的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和好莱坞巨星英格丽·褒曼第一次合作,也是唯一的一次合作。
在拍摄的过程中,英格丽·褒曼扇了伯格曼一巴掌。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伟大的导演,伯格曼算是其中一个,他的电影都拍得极为深刻,哪怕到现在,都很少有人超越的。
但他是一个极为冷酷的导演,“他通过电影把痛苦留给观众”,看他的电影需要很大的勇气,
轻则恐婚恐育,重则离婚抑郁。这一点都不夸张,都有事实依据。
这样的一个导演,拍摄的时候是很会折磨演员的。他自己也承认,他会像片场的希特勒一样折磨演员。而英格丽·褒曼就是其中的一名演员。
《秋日奏鸣曲》是一部关于母女关系的电影,伯格曼在写剧本的时候名字就叫做《母女关系》。看了电影,你就会发现这个故事就是基于英格丽·褒曼的真实人生而创作的。
《秋日奏鸣曲》讲的是一位钢琴家因为追求事业,忽略了家庭,导致女儿一直无法原谅她,她们的母女关系非常紧张。
英格丽·褒曼毫无疑问也是一位事业型的女人。
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在瑞典和一位医生结婚生子。但是她事业是在美国起飞的。为了拍戏,她经常跟丈夫孩子分离。因为两地分居以及她个人的成长,她们夫妻渐行渐远。
后来她爱上了意大利的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因此遭到好莱坞的驱逐。
当时的报道都是统一的男性叙事风格:好莱坞巨星英格丽·褒曼跟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私奔,不惜抛夫弃子。一夜之间,这个享有美誉的女人遭到全世界的“荡妇”羞辱。
其实,她一开始就跟丈夫说要离婚,丈夫不同意,而且拒绝她见女儿。直到好几年后,她才有机会见到她的大女儿。褒曼在跟罗西里尼过了几年夫妻生活,生了三个孩子,合作了几部电影后,重返好莱坞,再次成为一个事业型的女人。
电影《秋日奏鸣曲》英格丽·褒曼饰演那个事业型的母亲。
作为一名钢琴家,她无疑是成功的。作为一名母亲,她无疑是失败的,至少她的女儿是这么认为的,她能感觉得到,所以,这么多年,她一直很少见女儿。
但是她的大女儿为了报复她,还是邀请她来家里过圣诞。
两人之间的矛盾就在平安夜爆发了,丽芙·乌尔曼饰演的大女儿声泪俱下地控诉母亲这么多年的失职,怨恨她一次次把她和瘫痪的妹妹扔给父亲出去演出。
一开褒曼还辩解,最后褒曼哭着承认她不喜欢做母亲。
据说,就是这场哭戏拍了很多遍,伯格曼几乎让褒曼崩溃,他用摄影机强迫英格丽·褒曼在全世界面前承认她不是一个好母亲。而且他让女儿批判她给女造成了一辈子的伤害。
从电影的角度,我承认伯格曼深刻剖析了母女关系,而且是母女关系中不美好的那一面。
但是,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视角,这完全是一个男性视角。
伯格曼这个渣男,他有什么资格批判褒曼做母亲的身份,他自己作为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只管播种,不管养育,他一生有九个孩子,还在不停地拍电影,不停地结婚再离婚,他哪有时间陪伴孩子?为什么他没有拍一部控诉父亲为了事业抛妻弃子的电影,明明这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当我们极力剖析母女关系,极力批判一个母亲时,那么父亲在哪里?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担负了怎样的角色?
你会发现,此时的语境下父亲成了一个死人,一个死物,一个不存在的生物。
为什么我们会天然地宽恕失职的父亲,而如此苛刻地对待一个母亲?
为什么我们不批判不回家的父亲,却一直批判事业心强的母亲?为什么我们一直要求女人做一个“好母亲”,却不这样要求父亲?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讨论母女关系,却不讨论父女关系?
这背后的批判机制来自哪里?这背后的苛刻标准是谁设立的?谁当裁判?毫无悬疑,裁判是父权制。从这一点来说,这样对待女性一点也不公平。
所以,英格丽·褒曼给伯格曼那一耳光,只能说他活该。他这个老渣男看热闹不嫌事大,故意去刺激英格丽·褒曼,故意去揭女人的伤疤,他活该挨那一巴掌。
作为父亲,他完全是失职的。作为孩子,他从父母那儿只索取不给予。他一辈子都是个“巨婴”,所以他一直都在拍摄关于家庭关系的电影。
他在最后一部自传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里,他再次变成了孩子,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对母亲的眷恋和弑父的情节中,并最终杀死了父亲,从父亲手中夺回了母亲。
可以说,伯格曼的一生都是弗洛伊德“弑父恋母”理论的最真实写照。
但是弗洛伊德的这套“弑父恋母”理论套用在女性身上时则漏洞百出。因为发明这套理论的弗洛伊德是个男人。他对男人非常了解,对女人的了解却很少。他自己坦言研究了女人一辈子,也没研究清楚女人到底在想什么。
这一点很好理解,他以男性为中心,怎么可能知道女人在想什么。
来源:三半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