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U25 中国强音 | 聚焦泌尿前沿:顾良友教授携多项创新成果亮相西班牙EAU年会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8 21:36 3

摘要:2025年第40届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年会于3月21-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作为欧洲影响力首屈一指的泌尿外科学术盛会,此次EAU25年会汇聚了泌尿学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在EAU25年会口头报告环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顾良友教授汇报了多项高质量学

前言

2025年第40届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年会于3月21-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作为欧洲影响力首屈一指的泌尿外科学术盛会,此次EAU25年会汇聚了泌尿学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在EAU25年会口头报告环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顾良友教授汇报了多项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医脉通有幸邀请到顾良友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

新辅助免疫联合疗法改写肾透明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治疗格局

顾良友教授

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局部进展期肾癌中4%~10%合并下腔静脉癌栓(IVC-TT)。未经治疗的肾癌合并IVC-TT患者自然病程短,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约5个月,1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约29%。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新辅助治疗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合并IVC-T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证实。我们此次汇报的研究旨在探索接受新辅助免疫联合疗法(ICB)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肿瘤学方面的获益以及病理反应情况,研究设计详见图1。

图1 研究设计

我们将患者按1:1比例分为ICB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21例患者,基线特征见表1。ICB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4.3个月(范围:15.4 - 53.7个月),对照组为25.4个月(范围:12.3 - 34.8 个月)。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ICB组术中估计失血量(800 ml vs 2000 ml,P=0.029)、输血率(57.1% vs 90.5%,P=0.014)及总输血量(540 ml vs 1510 ml,P=0.01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2),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

表2 围手术期情况

病理评估结果显示,原发肿瘤(PT)和肿瘤栓(TT)的主要病理缓解率(MPR)分别为 19.0% 和 47.6%(P=0.049)。MPR及完全病理缓解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T:P = 0.023;TT:P = 0.018),详细情况见图2。

图2 病理情况

ICB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8.2个月(95% CI:20.5 - 36.0 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5.0个月(95% CI:10.9 - 19.1 个月)。ICB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41.9个月(95% CI:18.8 - 65.0 个月),对照组为 40.9 个月(95% CI:11.9 - 69.8 个月)。

图3 OS和PFS

我们通过这项研究发现与直接手术相比,ICB治疗可显著改善伴有IVC-TT患者的围手术期及肿瘤学结局。这一结果为ccRCC伴 IVC-TT 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策略。

高危ccRCC治疗新曙光:派安普利单抗辅助治疗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及可控的安全性

顾良友教授

ccRCC作为肾癌的主要亚型,因其治疗抵抗性和高复发率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既往研究显示术后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高危型ccRC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然而,亚组分析表明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中获益。因此,在这项前瞻性、Ⅱ 期临床试验中我们探究了在复发风险极高的ccRCC 患者中,肾切除术后使用派安普利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详情研究设计见图1。

图1 研究设计

这项研究共计纳入81例患者,我们将其分为派安普利单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基线特征详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截至2024年10月30日,派安普利单抗组和观察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9.72个月(95% CI:3.007 - 16.433)和10.61个月(95% CI:8.089 - 13.131)。在随访期间,两组分别有4例和10例患者出现复发。派安普利单抗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未达到,观察组为14.32个月(HR = 0.312,95%置信区间 0.094 - 1.034;P= 0.046)。派安普利单抗组和对照组的1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0%和72.3%。派安普利单抗组呈现出更有益的趋势(图2)。

图2 疗效

在派安普利单抗治疗组中,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的发生率为66.7%(28/42),主要为1至2级,未发生3级不良事件发生。最常见的TRAEs为皮疹(30.95%)、蛋白尿(23.81%)、肌酸激酶升高(16.67%)和乏力(11.9%)。未观察到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

表2 TRAEs发生情况

总体来说,在这项前瞻性、II期临床试验中,我们观察到采用派安普利单抗辅助用药在极高危ccRCC中展现出显著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控。

新辅助治疗新突破: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带来保留膀胱新选择

顾良友教授

替雷利珠单抗是一种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尚未被纳入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中,但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其有望成为MIBC新辅助治疗的重要选项。我们这项研究的目的便是评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GC)作为MIBC新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详细研究设计见图1。

图1 研究设计

截至2024年10月26日,研究共计纳入40例患者。在所有患者中,37例完成了4个周期的术前新辅助治疗,其余3例因肿瘤进展或不良事件先行接受了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中,24例(60.0%)、10例(25.0%)、6例(15.0%)患者分别为cT2、cT3、cT4 型肿瘤。

表1 基线特征

经过术前新辅助治疗,临床评估显示19例患者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此外,14例患者实现了临床部分缓解(cPR),5例患者病情稳定(cSD),2例患者出现局部疾病进展。根据病情评估,27例患者选择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而13例患者选择了保膀胱治疗方案。在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中,10例(37.0%)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对于接受保留膀胱治疗的患者,4例患者达到cCR。

表2 疗效

中位随访时间为26.1个月,达到1年膀胱无病生存期(BIDFS)的患者比例为 91.7%(95% C1:76%-100%)(图2)。

图2 BIDFS

达到1年无事件生存期(EFS)的患者比例为92.1%(95�: 83.5%-100%)(图3)。

图3 EFS

最常见的TRAEs为脱发(95.0%)、恶心(77.5%)、食欲不振(67.5%)和骨髓抑制。最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为皮疹(27.5%)和瘙痒(20.0%)。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表3 TRAEs发生情况

表4 irAEs发生情况

在新辅助治疗方案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用于MIBC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这表明,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保留膀胱治疗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不过,未来仍需通过更大样本量、更长随访时间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专家简介

顾良友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临床研究办公室秘书

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肾癌专委会委员

入选2023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4项

以第一/通讯作者于STTTInnovationEur UrolCancer Treat RevJ UrolCancer 等发表论文40篇,中科院Top期刊8篇

研究成果多次入选ESMO、EAU、SIU、UAA等国际会议

《BMC Urology》《Frontiers in Oncology》编委 ,《Cancer Letters》《Surgery》等审稿人

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编辑:Lya

审校:顾良友教授

执行:Ly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泌尿外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