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肝炎:中外专家呼吁加强医防融合和多方协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8 22:34 2

摘要:3月26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在京举办。期间召开的“医防融合消除肝炎专题会”上,中外专家针对肝炎消除的地方实践与模式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呼吁加强医防融合和多方协作,最终达到消除肝炎的目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3月26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在京举办。期间召开的“医防融合消除肝炎专题会”上,中外专家针对肝炎消除的地方实践与模式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呼吁加强医防融合和多方协作,最终达到消除肝炎的目标。

韩国近年来在丙型肝炎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韩国加图立大学胃肠病学科教授Sung Won Lee介绍,韩国政府自2025年起,将丙型肝炎抗体检测正式纳入国家健康体检项目,提升了丙肝的早期发现率。同时,通过高效的医疗衔接体系,借助电子化转诊系统和分级诊疗网络,确保筛查阳性者能迅速进入后续诊疗流程,并获得经济补助支持,提高了诊疗的可及性和患者依从性。

在全球消除丙型肝炎的行动中,新加坡依托国家政策,成立传染性疾病防治国家级工作组,以强化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的防控机制。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林方源介绍,工作组由卫生部、司法部门等多方联合推动,专注于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同时结合禁毒政策,从源头减少静脉注射毒品导致的丙肝传播。此外,新加坡正加速推动医疗体系改革,从以医院为主导的诊疗模式向以社区和家庭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以提高筛查覆盖率和治疗可及性,确保丙肝防控措施的连续性和高效落地。

我国是全球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病毒性肝炎防治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多年来,中国在推行预防接种、加强血液筛查、规范诊疗服务、加强监管等方面都采取了有力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尤其1992年起实施的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后,5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已降至0.3%。为尽早消除肝炎危害,我国各地围绕“筛查、诊断、治疗、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探索更高效的防治策略和防控经验,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路径。

过去30年,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部政策法规,通过规范医疗机构的诊治活动减少肝炎的感染,也降低了其他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同时,通过5次流调我国摸清了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提出并实施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科学防控政策。2016年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愿景后,中国政府迅速响应,于2017年发布了《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年)》,2021年进一步制定了《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30年)》,为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做了全面而周密的部署。

肝炎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探索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建立病毒性肝炎防治多方协作机制,是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关键一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贾继东教授介绍,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依托多学科协作,优化了抗病毒治疗策略,并加强了患者随访管理,以提供更系统、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他呼吁,应强化各级医院协作,发动更多社会组织力量,全方位筑牢肝炎防治网络。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魏来教授表示,中国肝炎防控虽已取得显著成绩,但预防工作仍是核心关键。在防控策略上,需要整合学界、家庭和社区力量,扎实做好分级预防与随访工作,同时借助国际专家交流契机,搭建临床与学界沟通桥梁,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防控策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