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信到哥本哈根》故事梗概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9 00:11 2

摘要:大卫很小的时候,就被关了进来,劳改营就是他的全部。这世界,在幼小的大卫看来,除了劳改犯就是看守,充斥着暴力和欺压,驯服和暴政,没有色彩,幸福是那么遥不可及,活着有什么意义?

前两天看了电影《送信到哥本哈根》,又叫《我是大卫》。个人非常喜欢,不但画面,就连音乐,我也觉得与众不同。

看完了投影,睡前又在枕边听了一遍。音乐,音效,对白,没了画面的干扰,听来更加入耳。原来一部好电影,听起来也是如此美妙。

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冷战初期,1952年,保加利亚的一所集中营里,一名十二岁的男孩大卫,如何逃出生天,回到母亲身边的故事。

大卫很小的时候,就被关了进来,劳改营就是他的全部。这世界,在幼小的大卫看来,除了劳改犯就是看守,充斥着暴力和欺压,驯服和暴政,没有色彩,幸福是那么遥不可及,活着有什么意义?

营里有一个叫约翰的大人,是大卫唯一的朋友。他告诉大卫,一定要努力活下去,活着才有希望。

影片一开始就是大卫的脸部特写,和一个男人的话外音,教他如何逃出营区。如何在深夜,趁看守换岗,犯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溜出去,不被人注意。营区周围的电网,看信号有30秒断电,抓紧时间翻过去,晚一秒,就会被电死。

树林里的一棵大树下埋着一个包裹,里面有逃跑必需品。

包里有一块面包,一只指南针,一瓶水,一把小刀,一小块香皂。

冷峻权威的话外音,仍在提醒着大卫。

出了集中营,往南出发,过了希腊边境,继续往南, 直到萨罗尼卡。在那里想办法搭上去意大利的船。到了意大利,就一路向北,直到丹麦哥本哈根。

一路上一定要保管好这封信,不要让任何人看到这封信,也不让任何人看见你,更不要相信任何人。否则,你将被带回到这里。

一路,大卫白天找个隐蔽所在,躲起来休息,夜里赶路。尽量躲开城镇,行走在野外。

萨洛尼卡开往意大利的船很多,问题是如何混上船。大卫趁人不备,攀着船头和岸头之间绷直的缆绳,爬上船,机警地钻进了船舱。最后虽然被一名船员发现,他也没怎么为难大卫。只是在船即将靠岸的时候,他把绑着救生圈的大卫缒下船,他说,洋流会送大卫上岸的。他其实是帮了大卫,首先他没有通风报信,再者没有任何身份证明的大卫,也过不了海关。

爬上岸边崖顶的大卫,人生第一次意识到,什么是美。阳光普照,蓝色的天空和海洋,蜿蜒伸展的海岸线,一切是那么美丽,又是如此自然。大卫找了个小水凼,先舒服地洗了个澡,把集中营里的污垢彻底洗去。

踏上了意大利,距离哥本哈根还远得很。大卫实现了人身自由,才是正常人生的第一步,后面还有许多无法预知的困难险境。大卫根本不知道哥本哈根有多远,如同他不了解,自己距离现实世界有多远一样。

他需要学习与经历的还很多。

首先,大卫要解决吃饭问题。

他一个人在小镇上闲逛,可惜没人施舍给他面包。一个面包师悄悄找来警察,也许是想帮大卫,大卫却吓得不轻,以为集中营里看守追来了,落荒而逃。慌乱中还摔碎了指南针。这下他找不到方向了。

幸好,路边一对时髦的美国夫妇,他们的车没油抛锚了,也不知道那里有加油站。大卫自告奋勇替他们找加油站,加油站工作人员骑着摩托,载着大卫和油桶回来,解了美国夫妇燃眉之急,他们付给大卫一笔不菲的小费,也解决了大卫的面包问题。

如果说,前面的经历,只是大卫终获自由之后,如何面对生存的问题。接下来的遭遇,就触及大卫自我精神、爱与灵魂了。

一所乡村豪宅,引起的大卫的注意。最让他好奇的不是古老雄伟的府邸以及典雅优美的花园,而是围墙里孩子们的游戏和欢笑声。就在大卫贪婪地窥视的时候,背后突然冲过来一个男孩,挥拳打向大卫,大卫没有还手,挣脱逃开了。溪水边洗去了脸上的血,大卫还是依依不舍。远远地,野外清新的空气中,他忽然闻到东西烧糊的味道,原来户外一间单独的木头房子被调皮的男孩点着了,他们的姐姐还留在里面。火势越来越大,孩子们吓傻了,不知所措,大一点的孩子赶紧去喊大人。大卫勇敢地冲进火海,割断了绑在女孩手腕上的绳索,救出了女孩……

女孩名叫玛利亚,她的父母显然是豪门望族,生活优渥,大卫在城堡一样的豪宅里,度过了一段梦幻般的生活。

玛利亚带着大卫走进父亲的书房,她告诉大卫,自己最喜欢莎士比亚。可是玛利亚喜欢的,不论是诗,还是音乐,大卫虽然也欣慕不已,但一点都不了解。玛利亚说,为什么所有美好的东西,你都一无所知?羔羊般单纯的玛利亚,无法想象大卫曾经的生活。

玛利亚父母也想了解大卫,大卫还是一套之前的说辞,我来自马戏团的。要去米兰和大伙儿汇合。

世间只有大人骗小孩,小孩哪里能骗的了大人?尤其是真正想帮你、爱着你的大人。

爸爸半开玩笑地说,我们家的孩子是不能撒谎的哟。一边说,一边走上前,有逼着大卫必须说出实情的架势。大卫吓坏了,惊慌失措,像一只受了惊的小动物,瑟瑟发抖。大人也吓得不轻,妈妈赶紧过来打圆场,拉开了爸爸,安慰说,大卫不要紧的,你不想说就不说吧,晚饭就要好了。

大卫知道,自己永远都不可能属于这个家,到了必须离开的时候了。在一天深夜,他换上自己的衣服,背着包离开了。

大卫不再惧怕人群,他也试着搭便车。巧合的是,他又碰到了那名水手,不过他现在不跑海上,改跑公路了。他把大卫带到了米兰。他说,看来你确实没骗我,你不是一个坏孩子。

大卫继续他北上的行程。

在一个人迹罕至的风景佳处,他见到一个人正在画夹前写生,那是一个打扮入时的老妇人。她抱怨说,今天不在状态,美景就在眼前,可怎么也画出来。她对大卫说,如果你有时间,我能给你画一幅肖像画吗?

大卫回答,我有的就是时间。

画家的眼光是十分敏锐的,她能看见他人自己都未必知晓的隐秘之情。她不必询问,就能从眼睛里读到大卫的一切。

画家要回去了,她是瑞士人,带上了大卫。快到边境,才意识到大卫没有过关文件。不过她说,他们查的不严。

果然,海关人员验过了画家的身份后,画家解释说,这是我的小孙子,刚才过来的时候,忘了带身份证明了。

海关人员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太太,没有身份证明是不能入境的。

画家从容地说,一个孩子而已,让他入境又能怎样?他能领导人民推翻政府吗?

海关微微一笑,还是一副正经的样子,好吧。扫了大卫一眼说,等你掌权的时候,可别忘了给我们加薪水哦。抬杆放行了。

大卫在画家温馨的小屋里,找到了家的感觉。他扑进了画家的怀里说,我其实很想告诉你一切,可是我不能。

画家宽容地说,孩子,没人要求你必须说什么。

第二天,画家带着大卫去了镇上。她要去看望一个朋友,建议大卫随便逛一逛,过一会在书店汇合。她说,你放心去吧,这儿的人都很和善。

果然,镇子里街道干净整洁,老人孩子都面带笑容,一副世外桃源的样子。大卫被歌声吸引,进了教堂。唱诗班正在排练。过道上的大卫痴痴地听着。门开了,又进来一名警察,与大卫并排而立着。制服总是让大卫觉得紧张,教堂庄严肃穆又温情和睦的氛围给了大卫安定的力量,他试着打招呼,你好。警察非常有礼貌地回了一句,你好。大卫终于彻底放松下来了。

大卫在书店里又见到了那本书。从踏上意大利开始,他就不止一次在书店的橱窗里见过这本书。他问画家,这是怎样的一本书。

画家说,这是一位女作家的小说。由于政见不合,她的英国丈夫在保加利亚被杀害了,儿子太小,估计也死了,她自己一个人逃了出来,现在定居在哥本哈根。

书的封底有一张作家的照片,那就是大卫经常梦见的妈妈的样子。

原来,大卫带出来的不是一封信,而是他自己的身份材料,不同年龄段的照片。影片反复出现的话外音,也不是狱友约翰,而是那个看守。他是妈妈的同学,当年想办法救出了妈妈,又各方面一直照顾着大卫。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越狱虽然非常危险,但也没办法,因为他即将要调走,只能冒险一搏了。

有了确定无疑的身份证明,大卫很快就搭上了飞往哥本哈根的飞机。母子相认,大卫的第一句话是,我是大卫。

妈妈哽咽着说,我知道,我知道。

没读过小说原著的观众,也许觉得“我是大卫”这句台词有些突兀,读过小说就知道它的深意所在了。

来源:小爱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