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优创,SUCA AUDIO,又一个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品牌。不过它有些不一样,其产品主要是以音响和各类放大器、胆石机解码耳放为主,耳机反而只有这款SU2。
这是一副上来我就想分享音质的平头塞耳机,不仅仅因为它是平头塞,也不仅仅因为这又是一个“新品牌”。
声优创,SUCA AUDIO,又一个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品牌。不过它有些不一样,其产品主要是以音响和各类放大器、胆石机解码耳放为主,耳机反而只有这款SU2。
关于声优创的品牌我知道的并不多哈,只是浏览其官方店铺顺便给各位介绍了下。但是铁子们记住了,一般有音响背景的品牌做耳机向来都不会差,而且很容易让人眼前一亮。
▲近些年来水月雨和凯声把这种铃铛型的金属平头塞腔体模具整的几乎成自家专利了,声优创这副SU2相比之下就没那么多美感了,甚至有点点粗犷,因为它的小尾巴并非一体成型的,整体造型像一大喇叭。
但人不可貌相,何况它的价格才300多。最关键的是它的声音,单论低频的完整性、厚重感、自然度,SU2媲美千把块的平头塞。
所以我忍不住想叫它大喇叭的,而且这哥们有花和尚鲁智深给我的感觉——大拙若巧。
▲咱们还是先从完整的全家福说起,就300多块的平头塞,声优创官方还整了个不错的皮质收纳盒,而且还有三根插头,其中3.5mm的单端和4.4平衡端是直接插拔的,6.35mm的则是转接头形式。
▲收纳盒不算高档,但是也不算差,而且容量够大,配件都能装进去。
▲换个角度来看SU2的腔体,又像两花瓶有木有?
▲再仔细看一下SU2的细节,讲真的没啥瑕疵,可能还是外观的工艺让它不够精致。
▲相比之下,SU2的线材看着要普通一点,为常见的无氧镀银线,但是为LITZ结构。主线不粗,质感很舒服,柔软适中,收纳指数较高, 同时亦无听诊器效应。
▲值得一说的是在300档这个价位区间,几乎没有耳机可以支持自定义更换插头,而且还是平头塞,SU2这点很良心。
我估摸着是声优创觉得不少平头塞发烧友其实属于老烧,手里有不少仅支持3.5mm输出的设备,SU2得做到雨露均沾。
▲所以在这里重点说一下平头塞的佩戴,不管是花洒还是钛铃系列,又或者是音可若瓦的牛之系列以及阿思翠的星座系列,它们不像九块九的原道那样采用森海早期的公模,同时又是金属的,佩戴相对而言没那么友好,因为这里需要平衡腔体的模具设计以及线材的搭配。
SU2官方定义为半入耳式平头塞,我反复研究了下没get到为啥叫半入耳式平头塞,它和模具比较接近的花洒以及钛铃系列的佩戴有些不一样的是它更轻,然后线材足够柔软,所以佩戴相对更稳。个人戴着躺床上追剧,哪怕耳朵朝下,它也没掉落下来。
如果老铁的耳道就是有些不一样,也可以采用绕耳佩戴的方式,配件里有透明的耳挂帮助固型。
▲个人主观听感部分
前文说过SU2仅仅只是低频就能媲美各路千元平头塞,这还只是保守的说法哈。我不知道声优创怎么做到的,是其搭载的14.2mm的大动圈,还是自研的专利振膜,又或者是这个喇叭形状的模具,总之它的低频挺完整。
其声场开阔,量感虽然还不能称之为劲猛,但是有明显的澎湃感,声底厚实,音色有些醇厚,同时不乏舒展,整体通透,器乐分离度高,下潜不算深,弹性较好,就算是邦乔维这类硬金属也是可圈可点,退一步讲听流行时,其低频更能锦上添花。
SU2的人声是温润的、柔和的、舒展的、通透的,解析细腻,但还不算高解析,音色亮度也没高解析那么明亮,但是很通透,如果把耳机戴的紧一点甚至还有一些口型感。
不管是亮度还是厚度,SU2的人声处在一个非常舒适的“度”里。在女声表现上,其解析会更细腻一些,齿音较少,同时还有些许甜美。这并不代表它更适合聆听女声哈,在男声表现上并没有因为低频更完整就更适合赵鹏、艾伦泰勒这类醇厚低音,像歌神的中音、阿信的高音都很自然。
中频器乐是SU2的另一个值得一说的优点,本身音色很饱满,再加上亮度和厚度比较自然,在钢琴、吉他类中频器乐上有着生动的乐感和自然的光泽感。如果你用它聆听单纯的钢琴协奏曲,那宁静的如水般的清澈感后面是立体感明显的空间感,细节上的泛音也很自然,丝毫没有音色过亮或者过暗带来的突兀感。
▲SU2的高频让我越听越喜欢,因为一开始我是直奔古典和交响曲的,想看它高频是不是和低频一样拥有大声场。没曾想到,其声场不错,动态也出彩,对于老肖《第五交响曲》这种宏大的场面它一点不显拘谨,除了声场和动态不错,器乐分离度也可圈可点,整体氛围不算浓烈,在平头塞里着实属于惊喜之作。
SU2的高频在器乐表现上也不遑多让,但是得挑前端。个人先用小耳放时,素质感并不明显,乐感不错,有不错的延伸,毛刺较少,入耳挺舒适。但是在我把小耳放换成播放器厚,没曾想到其潜力这么大,以阿莫多的《魔鬼的颤音》为例,尽管音色有点点偏厚,但小提琴的解析感觉还是很正,延伸顺滑,泛音清脆,毛刺自然,而且整体依然很通透,只是乐感会少一点。
▲整体总结部分
介于声优创SU2的金属模具以及“常见的造型”,我一开始并无惊喜,哪怕其佩戴很舒服,我也只是觉得这是其造型和材质的共同结果。
不过当我给它煲机20个小时候后轮换用耳放和播放器试听的时候,我忍不住按捺兴奋,怕吹过了。
售价399元,它的表现绝对是千元级的。
首先它有平头塞难以获得的低频,配上播放器后还可以算作“超强低频”,因为量感更充沛了,加上动态和声场的不俗表现,打击乐是能驾驭的,现场LIVE还有几分爽劲。
其次它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仅仅只是小耳放和便携播放器,没有上台机,它的高频可以从“可圈可点”到“优秀”的升级。
最后,它还并不是单纯的大开大合或者力大出奇迹,虽然声场大、动态出色、乐感自然,但实际上它的基本素质也不弱,比如良好的器乐分离度、温润但不昏暗晦涩的音色,还有没有因为加大推力让自己“沦为”暴力解析的控制力。
真的,这款平头塞推广得当大概率会火,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太大了。
来源:燕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