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男子吃达格列净降糖,一年后酮症酸中毒,医生:无知害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9 09:39 2

摘要:这种错误用药方式直接导致了他此次的酮症酸中毒。当医生询问原因时,张先生表示:"听说这药能降糖效果好,就自己在网上买了吃。"医生无奈地表示:"这正是无知带来的危害。"

在北京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位52岁的糖尿病患者张先生。他因为极度疲劳、呼吸急促、腹痛和恶心呕吐被家人紧急送医。

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一种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让医生感到震惊的是,张先生其实是一位1型糖尿病患者,但却在自行服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达格列净长达一年之久。

这种错误用药方式直接导致了他此次的酮症酸中毒。当医生询问原因时,张先生表示:"听说这药能降糖效果好,就自己在网上买了吃。"医生无奈地表示:"这正是无知带来的危害。"

达格列净:并非所有降糖药都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

达格列净(商品名:Farxiga)属于SGLT-2抑制剂类药物,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降糖药物。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杨文英教授指出:"达格列净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葡萄糖从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这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确实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版)》将SGLT-2抑制剂列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在《SGLT-2抑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强调:"SGLT-2抑制剂不仅能有效降低血糖,还能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对心功能和肾功能也有保护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使用达格列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徐韵教授提醒:"1型糖尿病患者应以胰岛素治疗为基础,SGLT-2抑制剂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尚需谨慎,且在中国尚未获批用于1型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患者的"隐形杀手"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贾伟平教授解释:"当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时,身体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提供能量,转而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酮体在血液中积累会导致血液酸化,形成酮症酸中毒。"

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极度口渴和频繁排尿

恶心、呕吐和腹痛

呼吸急促且有水果香味

极度疲劳和意识模糊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王文教授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的危急重症,病死率约为5%。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至关重要。"

为何达格列净会导致1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是不可替代的。这是因为1型糖尿病的本质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杨金奎教授解释:"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在降低血糖的同时,会促进糖原分解和脂肪分解,增加血酮体水平。''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尚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可以抑制过度的酮体生成。但1型糖尿病患者缺乏内源性胰岛素,更容易在使用SGLT-2抑制剂后发生酮症酸中毒。"

201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SGLT-2抑制剂的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明显增加。2020年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的一项荟萃分析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张先生的错误在哪里?

回顾张先生的案例,他犯了几个严重错误:

1. 擅自购药、自行用药
张先生未经医生诊断和处方,直接在网上购买达格列净自行服用。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丁锦辉强调:"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尤其是糖尿病治疗药物,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

2. 未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类型
张先生虽然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但并未清楚了解自己是1型还是2型,就擅自使用针对2型糖尿病的药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指出:"明确糖尿病分型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患者对自身疾病类型的了解非常重要。"

3. 忽视医学科普和专业指导
张先生未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医学知识,缺乏对药物的正确认识。中华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王陇德院士指出:"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预防用药错误的关键,患者应主动从权威渠道获取健康信息。"

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降糖药物?

针对广大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刚确诊不久的患者,以下几点建议值得牢记:

1. 明确糖尿病类型
接受专业的糖尿病分型诊断,了解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延兵教授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C肽、自身抗体等检查,明确糖尿病类型。"

2. 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用药,不擅自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倪齐冲教授强调:"药物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定期随访调整,切勿自行更改。"

3.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血糖和其他相关指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光院士指出:"糖尿病患者应至少每3-6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4. 学习糖尿病知识
主动从权威医学网站、医院及专业医生处获取糖尿病相关知识。中华医学会健康教育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组长朱大龙教授建议:"糖尿病患者应积极参与糖尿病教育课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措施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应高度怀疑酮症酸中毒,需立即就医:

严重口渴、频繁排尿;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急促;呼出气体有水果香味;意识模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赵家军教授在《中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诊处理流程》中强调:"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急诊科进行补液、胰岛素治疗和电解质纠正。在送医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进食,可适当补充清水防止脱水。"

结语

张先生的案例告诉我们,对于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正确用药至关重要。无知确实会带来危害,但知识可以拯救生命。

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遵医嘱规范治疗,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共同守护健康。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内分泌学专家季维智教授所说:"糖尿病管理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患者的知情、参与和坚持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2. 纪立农, 朱大龙, 等. SGLT-2抑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 35(5): 371-385.

3. 王文, 李小英, 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 2019, 58(1): 10-1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医璐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