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八六二年八月,浙江诸暨村在夕阳的余晖下沦陷。太平军的来王陆顺德,站在一片焦黑的土地上,正为大仇得报庆幸,他却没有意识到,这场历时九个多月的围村战役,其实就是太平天国命运中最大的转折点。这一战的荒诞,让人唏嘘不已,十余万的太平军精锐,被困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小山村
一八六二年八月,浙江诸暨村在夕阳的余晖下沦陷。太平军的来王陆顺德,站在一片焦黑的土地上,正为大仇得报庆幸,他却没有意识到,这场历时九个多月的围村战役,其实就是太平天国命运中最大的转折点。这一战的荒诞,让人唏嘘不已,十余万的太平军精锐,被困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小山村里,而敌人只是由一个叫包立身领导的农民白头军。陆顺德为了私人恩怨,将江浙的军队都集中在村子里,而左宗棠的军队则悄无声息地占领了浙江的腹地,太平天国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战略防线,也在这一次的争斗中土崩瓦解。
图片来源网络
这时,太平天国已经陷入了战略困境。一八六一年安庆陷落,天京(今南京)之门大开,湘军兵锋直逼京师。李秀成发动江浙之战,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钱财和物资,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巩固自己的后方。但由于将领贪污腐败,特别是绍兴一带来王陆顺德对江浙的施政失当,由开始的骄奢淫逸转变为苛捐杂税,导致官民之间的冲突迅速升级。包立身所组织的村民自救,原本不过是一场小规模的叛乱,但随着陆顺德强烈的复仇欲望,这场叛乱就如同燎原大火。太平天国之战,其悲剧之处,不只是军事资源的浪费,更是深刻地揭示了太平天国制度中存在的深层次的结构危机,即私人之私大于国之生存,历史的天平就会悄无声息地倾斜。
图片来源网络
一八六一年冬天,浙江诸暨村的冷风卷起一股血腥气,为包村的战役拉开了序幕。太平军来王陆顺德手下大将陆顺齐,陆顺凯,带兵征粮,被村中村民偷袭致死。原本只是一场小规模的冲突,却因为陆顺德那句屠包村为兄报仇而变得更加激烈。太平军三度进攻该村,都被包立身的计谋一一击退,村民们以竹子为矛,以锣为号,在山林中布下重重埋伏。包村弹丸之地抗十万大军的传言迅速传播开来,江浙士绅们暗地里把包立身标榜为抗暴义士,一些本来处于中立地位的村庄也都跟着附和,浙江太平军的基础也随之动摇起来。
陆顺德的判断失误,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他将战败的原因归结为兵力不足,在请求李秀成帮助的时候,谎报了村子是清朝妖族的大本营,聚集了十万人。一边在绍兴王府里夜夜笙歌,更不惜挪用军资,建造舞台。李秀成虽然知道江浙战事紧张,却因为天京被围,诸王拥兵自重,只好默认了陆顺德在苏南和浙北区的调动。一八六二年三月,号称四十万的太平军(真正能战斗的人数大约在十五到二十万)包围村庄,原本应该支援天京的一支力量,却被困在了方圆五公里的区域。
图片来源网络
包立身的反抗战略具有很强的基层智慧。他布置了许多陷阱,在井里放机关,让狗在夜里偷袭太平军。最要命的是陆顺德为了速战速决,竟然命令士兵冒着春雨,以人海战术向敌人冲去。太平军在泥泞的山路上双脚被泥土灌满,村民将浸过火油的稻草堆推下,的,点燃后瞬间将山道化作火河。
就在陆顺德与包村激战之际,左宗棠率领的楚军已经沿着钱塘江长驱直入,进入了浙东。一八六二年五月,英国战舰在宁波港忽然掉转船头,与清军合力攻击太平军。守城将军黄呈忠飞马求救,但陆顺德只回了一句:等我们解决了村中的叛徒,就回来。一个月之后,浙江太平军的防御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溃了,宁波和绍兴也随之沦陷。
七月炎热的天气导致太平军营里爆发瘟疫,一天死了几百人,陆顺德下令隐瞒消息,将病卒推到前线,让他们挡枪。
而包立身用梦到玉帝的传闻激励村民,然后暗修地道,为突围做准备。
图片来源网络
一八六二年八月十六日,在村子隧道的出口处,尸体堆积如山。包立身带领的三百余人,在冲出重围时,被太平军枪队追上。这位农夫身中二十七枪,死在了芦苇丛中。他的人头被挂在了太平军帅旗下,然而陆顺德预想中的震慑效果却是完全失败了,江浙人都把包立身的死称为神殉,甚至有了白头军夜袭妖魔的离奇故事。
陆顺德的获胜充满了嘲讽。就在他下令以生石灰填埋上万名村民的时候,左宗棠率领的楚军已经占领了衢州,完全截断了他们向西撤退的道路。更荒唐的是,被围困了九个多月的村子,粮食已经耗尽,剩下的妇孺竟以死者尸体脂肪熬制灯油,太平军付出了十倍于敌人的代价,才攻下了这座破败不堪的村子。《李秀成自述》中写道:苏、浙两省精锐被困在一个偏僻的村庄,天京变成了一座孤岛。
当战争达到顶峰的时候,所有人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陆顺德在绍兴王府大摆庆功宴,《霸王别姬》在舞台上演出,但士兵们却因为军饷不足而叛变;远在千里之外的天京市,曾国荃正在命令湘军开凿一条直通城墙的地道。历史在这一刻展现了一个残酷的循环:太平军在村子里烧了一座庙,而他们自己的信念,也在这九个月的时间里,被烧成了灰烬。
图片来源网络
诸暨之战后,历史的秤杆完全倾斜到清朝。1864年,天京沦陷,李秀成在囚车上写道:包村之怨,悔不当初,陆顺德已经在福建逃难的路上,被当地村民活活的杖毙。这场被后人称作史上最惨烈的复仇之战,折射出了太平天国灭亡的多重影子:既是白白浪费了军费,也是对人心的最后考验。当包村乡民众填饱肚子仍然宁死不屈的时候,太平军在占领区强行征收圣库粮,并为修筑王府强拆房屋,有田同耕的理念,已经变成了政治斗争的一片遮羞布。
今天再看包村战场废墟,那些残留的战壕和箭矢还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历史。被白白牺牲的四十万大军,数以万计的无名尸体,还有陆顺德的执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警告:任何一个人的决定,都会在历史的放大镜下,变得支离破碎。罗尔纲说过:太平军不是被清军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