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召开融媒体平台建设项目成果分享会,标志着融媒体中心正式迈入“云数智深度融合”的全媒体发展新时代,实现新闻采编、发布、传播全流程的数字化重构。
3月28日,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召开融媒体平台建设项目成果分享会,标志着融媒体中心正式迈入“云数智深度融合”的全媒体发展新时代,实现新闻采编、发布、传播全流程的数字化重构。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之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受众需求的必由之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渗透到媒体领域,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改革进程中不断引入新技术,借助方正云雀融媒体平台,融合多元AI等前沿技术,实现内容生产、传播与服务的全方位升级,推动媒体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日,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融媒体平台正式上线,结合容器化、组件化、多租户等技术,借助互联网信息新技术,建成了具有新闻共享、指挥策划、报台融合业务流程、媒资管理、媒体大数据、综合服务等功能,为融媒体中心提供统一的内容管理、媒体发布、运营工具、数据分析、智能应用等迭代服务,助力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加快构建“新型主流媒体”。
其内置的稿源库、部门库、审稿库等,如同高效运转的“信息中枢”,方便媒体单位内部各部门对稿件资源进行统一汇聚、审核和流转。智能媒资模块整合了新华社稿件、图片、视频、音频等海量资源,为采编人员提供了充足的“粮草”。这不仅为媒体业务拓展了技术边界,更通过提升“移动化、智能化”等多方面能力,推动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实现业务、数据、用户和管理的深度融合,助力其向“新型主流媒体”加速迈进。
一位资深记者分享道:“以前写稿、排版、审核流程比较繁琐,现在有了这个平台,就能快速完成稿件撰写并提交审核,新闻制作和发布周期大大缩短,工作起来更方便了。” 从采集素材到完成发布,整个流程高效流畅,新闻在短时间内就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大大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和传播价值。
在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让优质内容通过最合适的渠道精准触达受众,是媒体人面临的重要课题。方正云雀融媒体平台涵盖了App、网站、报纸、微信等多个发布渠道,能够针对不同渠道的特点进行统一的编辑审核和管理。自该平台上线以来,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新闻发布时效性大幅提升,稿件审核效率提高近40%,相关新闻报道的阅读量和互动量大幅增长,媒体竞争力显著增强。
此外,融媒体平台还积极引入AI技术,为媒体内容的创作与分发赋予更多智慧,深度赋能媒体融合改革,加速构建全新媒体生态。随着国产AI大模DeepSeek的迅速走红,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在云雀融媒体采编平台接入DeepSeek—R1,并与已有的方正魔方、百度文心、腾讯混元、讯飞星火、Kimi等多款AI技术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媒体内容生产水平。
在实际内容创作过程中,这些AI技术发挥了强大的辅助作用。采编人员借助它们进行文章润色、摘要浓缩、标题精炼以及脚本生成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内容质量。同时,“AI对话”“AI作图”“模块创作”等功能,实现了媒体内容生产的智能交互与信息处理升级。记者通过“AI对话”实时交流获取创作灵感,解决创作难题;“AI作图”依据文字描述快速生成契合主题的图片,丰富新闻视觉呈现;“模块创作”为制作专题报道提供各类模板和素材,帮助记者快速搭建内容框架,大幅提高创作效率。
不仅如此,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同步推进对媒资管理与绩效考核等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全新上线的广电媒资库系统通过AI智能编目技术,实现了全媒体资源的数字化重构。系统可自动对文稿、图片、音视频等18类资源进行多维度标签化处理,其中图片支持从色彩、景别等40个维度智能打标,视频可基于语音、图像等12个维度生成结构化数据。
中心采用的融媒体绩效考核系统,通过18个传播力指标与6项质量指标的动态监测,实现采编效能的精准画像。系统自动抓取全网阅读量、转载量等实时数据,结合稿件原创度、差错率等维度进行智能评分,实现了从选题策划到多平台分发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大大缩减重大报道平均生产周期,真正构建起“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全媒传播”的智能生产体系。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阎蕾 道日苏木吉
美编:马海文
主编:徐晓梅
监审:刁岩 郭悦
监制:康健 陈静文
总监制:张晓琦
来源:呼伦贝尔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