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四高炉举行。现场,《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正式发布。据悉,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089.6亿元。
3月28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四高炉举行。现场,《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正式发布。据悉,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089.6亿元。
此外,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签署新一轮《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部市深化合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产业发展“北京范式”。现场还启动了“科幻合作伙伴计划”,揭牌了“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
据了解,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2025中国科幻大会以“科学梦想创造未来”为主题,包括开幕式、专业性论坛、赛事类活动、产业促进活动等5个板块30余场活动。同期还举行了2025北京科幻嘉年华活动。
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发布
“以科幻为纽带激发科技创新,以文化为桥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以产业为支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表示,近年来,科幻大会已成为科技与人文交织、科幻与经济交融的重要平台,科幻文学及影视作品影响日益广泛,科幻创作力量不断壮大,青年人才迅速成长,科幻企业数量迅速攀升,科幻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开幕式上,《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正式发布。根据《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089.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2024年科幻阅读产业营收35.1亿元,同比增长10.7%,科幻新书码洋贡献率明显提升,科幻数字阅读和有声阅读进入发展快车道;2024年科幻游戏产业营收718.1亿元,同比增长10.2%,电脑端与主机端科幻游戏营收增速加快,科幻游戏制作水平显著提升。
另外,2024年科幻影视产业营收67.1亿元,科幻电影票房有所回落,科幻微短剧与中短视频发展势头强劲,科幻电影节规模与影响力稳步提升;2024年科幻衍生品产业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11%,市场呈现回暖趋势,国内原创IP逐步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科幻文旅产业营收244亿元,本土主题公园科幻游乐项目较上年营收占比提升,科幻舞台剧等逐渐迈向内容精品化与运营高端化阶段。
近800家科幻企业齐聚北京
截至目前,北京市集聚了近800家科幻企业,2024年产业规模达480亿元,以石景山首钢园为代表的科幻产业集聚区加速成型,北京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布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据了解,2020年11月,中国科协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此次2025中国科幻大会上,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签署新一轮《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部市深化合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产业发展“北京范式”。同时,现场还启动了“科幻合作伙伴计划”。
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开幕式上,首批启动的科幻合作伙伴为5家,推进中项目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大楼在石景山区揭牌;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首钢园;中国游戏产业年会、电竞产业年会在四高炉举办;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文化应用基地创建。
后续,还将不断拓展科幻合作伙伴朋友圈,陆续引入一批重大项目、平台、活动,作为部市新一轮战略合作的支撑,夯实北京在全国科幻产业领域的引领地位,提升中国在世界科幻产业领域的影响力,使北京成为与世界科幻产业接轨的前沿阵地,引领全球科幻产业发展潮流。
“数字空间”先行先试
此外,在开幕式上,“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正式揭牌,一批未来应用场景将在石景山首钢园加速落地,推动北京科幻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成为创新试验的前沿阵地、政策先行先试的理想沃土。
据悉,中国科幻大会于2016年由中国科协发起,已成功举办八届。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2025中国科幻大会于3月28日—31日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办,今年也是中国科幻大会第五次在石景山区举办。
石景山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文化此前在2025中国科幻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作为大会东道主,石景山区将科幻产业纳入特色产业重点布局,积极探索“科幻+”融合发展路径,一链一策延伸拓展产业集群。全区已集聚当红齐天、元客方舟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30余家,2024年全区科幻产业实现收入153亿元,企业数量及产业收入均占全市近1/3,科幻产业集群成势创新发展。
据悉,北京市将持续支持科幻内容原创,创新发掘优质科幻作品,推动科幻IP向阅读、影视、游戏、场景体验等领域转化,利用中国科幻大会等平台促进优秀科幻作品出海。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感知交互、传输分发等技术研发,并在科幻影视制作、主题展示空间等场景中推广应用,营造具有沉浸感、未来感的科幻体验,打造新型文化消费业态。持续优化空间布局,聚焦科幻游戏、科幻影视动漫等重点领域,加快石景山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朝阳、海淀等区差异化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专业园区与标杆孵化器。持续培育产业生态,优化科幻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机制,鼓励科幻产业投资和资产流通交易,搭建各类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营造一流发展环境。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