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业绩发布会|去年工商银行净利润增长0.5%,高管表态:决不腾挪科目、不粉饰报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9 11:15 3

摘要: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披露了2024年经营情况。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48.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客户存款34.8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各项贷款28.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净利润较上年增长0.5%。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摄影报道

“宇宙行”交卷,2024年净利润达到3669.46亿元。

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披露了2024年经营情况。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48.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客户存款34.8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各项贷款28.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净利润较上年增长0.5%。

资产质量方面,资本充足率为19.39%;不良贷款率为1.34%,下降2个基点;拨备覆盖率为214.91%。

“去年集团净利润同比增0.5%,这么大的规模还能实现正增长,确实不容易。”3月28日,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向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记者表示,尽管去年工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与市场整体趋势保持一致,但下降幅度在可比同业中相对较好,特别是去年第三、四季度营收和净利均实现单季度正增长,息差仅下降了1个基点。

“考虑到宏观利率环境和内外部市场变化因素后,工商银行创收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并没有减弱,我们始终保持强劲动能。” 刘珺强调。

此外,在发布会上,工商银行相关人士还就外界关心的分红政策、净息差走势何时出现拐点等问题逐一做出回应。

拒绝科目腾挪与报表粉饰

“去年是工商银行40年后再出发,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是要穿越低息差的环境,对于这么大的资产负债表银行,压力可想而知。”刘珺直言,这是打造一流银行、领军银行、现代银行、价值银行的必经之路,所以工商银行作为领军银行,一定要闯出一条新路来。

刘珺用三个“没有变”和三个“立起来”诠释工商银行在转型路上探索前行所取得的进展。

三个“没有变”体现在,从价值创造看,志存高远的导向没有变。2024年年度分红接近1100亿元,在A股上市公司中,分红总额稳居前列;从服务实体经济看,提质增量、扩面强效的方向并没有变,集团总资产增长9.2%,其中人民币贷款和债券投资的增量是两个2.3万亿元;从风险防控角度看,夯基固本的力度没有变。去年不良率下降2个基点但拨备覆盖率上升、利润也实现正增长。

“工行没有做会计科目之间的腾挪,也没有做资产负债表的粉饰,是真正用收入增长来促进资本市场的正向回报。”刘珺表示。

据刘珺透露,工商银行三个“立起来”则是,首先把国际化、综合化的全域和多元“立起来”;其次要把现代金融服务“立起来”;再次是把金融科技数字赋能要充分地“立起来”。

谈及今年工商银行能不能实现收入跟利润正增长时,刘珺表示:“市场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变化,但我们承诺会与市场保持一致的发展方向,并在市场均值之上,实现工商银行对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回报。”

息差仍将下行但降幅收窄

净息差堪称银行的生命线,是银行经营过程中绕不开的关键话题。

工行年报数据显示,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存款期限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该行净利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1.23%和1.42%,比上年分别下降18个基点和19个基点。

针对净息差表现及展望,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表示,2025年净息差下行还是一个行业共性,但是下降幅度在收窄。“从工商银行自身情况来看,2024年我们主动加强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负债布局调整,优化大类资产摆布,强化负债成本管控,工商银行坚决不打价格战。”

为应对息差下行趋势,姚明德表示,2025年工行将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协同发力,靠前对接落实各项宏观政策,完善配套制度,突出“工”和“商”的主责主业,打造更加干净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努力将NIM保持在同业合理水平。

具体而言,据姚明德介绍,一方面持续优化大类资产布局,积极支持长周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以及符合工商银行风险偏好和经营策略的信用债投资,注重推动资产久期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科学做好信贷投放的安排,积极对接增量政策落地的实体经济需求,做深做精做实“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个人按揭、消费贷、信用卡透支等业务的发展,助力提振消费。

此外,工行还将继续做好资产负债的成本管理。在做好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提升风险定价水平,实施全口径负债的成本管理,杜绝“内卷式”竞争,主动优化期限结构和品种结构,同时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水平,让流动性资金、结算性资金占比不断提升,实现银行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于今年LPR的走势,姚明德判断,LPR报价还将维持下调趋势。

“LPR的变动需平衡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银行盈利能力和宏观风险防控三重目标。近年来存款利率传导机制不断畅通,政策利率下调后,引导带动LPR跟随调整,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商业银行也将根据这种趋势适时调整存款的挂牌利率,降低负债成本、稳定息差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更好地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的关系。” 姚明德表示。

A、 H股股息率均超5%

分红仍然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事项。

据工行年报显示,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普通股现金股息,每10股1.646元(含税),派息总额约为586.64亿元。2024年中期及末期派发现金股息合计每10股3.080元(含税),总派息额约为1097.73亿元。

工商银行副行长段红涛介绍,自2006年上市以来,工商银行一直保持较高的分红水平,累计为境内外股东创造现金分红回报超过1.5万亿元,近几年分红率稳定在30%以上。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段红涛表示,工商银行在2024年首次推出中期分红,将分红频次由一年一次调整为一年两次,全年每股现金分红0.308元,已连续三年每股分红超过了0.3元。

“2024年以平均股价计算,A股和H股股息率分别达到了5.32%和7.49%。可以说,工商银行股票的投资价值还是比较高的。”段红涛如是说。

谈及未来分红政策,段红涛表示,工商银行将继续在增强价值创造力、市场竞争力、市场影响力、风险管控力上下功夫。同时,综合考虑股东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保持分红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为广大股东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