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模块产品、智能卫浴、光储充、电源等项目实施背景及目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9 11:20 3

摘要:在智能家电领域,AIoT 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在催生万物智联的庞大市场,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消费领域增长迅猛,据 Technavio 预测,2024 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约为 1,366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将增至 3,918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5

一、项目实施背景

(一)下游市场前景广阔,推动电力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周期,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浪潮推动下游应用领域对电力电子产品的需求快速攀升。

在智能家电领域,AIoT 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在催生万物智联的庞大市场,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消费领域增长迅猛,据 Technavio 预测,2024 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约为 1,366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将增至 3,918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50%。

在电源产品领域,在 5G 通信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新型智能化电子设备的不断变革持续带动相关电源市场的需求。根据 QYResearch 数据,预计全球通信电源市场规模 2030 年将增长至 83.9亿美元;

根据 Valuates Reports 的数据,2024 年全球 AI 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为28.46 亿美元,预计到 2031 年将增长至 608.10 亿美元,2025-2031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5.00%;全球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演进,储能设备、充电桩、电力基础设施等市场蓬勃发展,以充电桩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在各国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共振下,全球公共充电桩保有量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4,000 万台激增至2030 年的 2 亿台。

同时,在全球老龄化演进的背景下,医疗健康领域系列产品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 P&S Intelligence 数据,全球医疗电源市场规模到 2030 年预计将增长至 23.95 亿美元;根据 Technavio 数据,2024 年全球家用制氧机市场规模约为19.87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40.3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9.38%;车载等便携制氧机市场规模约为 20.61 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将增长至 30.5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0.32%。

此外,随着工程机械向电动化、节能化方向发展,对高效控制需求显著提升,公司伺服驱动器等工程机械核心模块产品在该领域的市场有望快速放量;根据Technavio 数据,2024 年全球焊接设备市场规模约为 137 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将增长至 184.35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6.21%,数字化智能焊机领域仍有较大市场空间。

综合来看,下游多个新兴领域的高速增长为电力电子行业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双碳”战略和数字经济发展,电力电子作为关键驱动部件前景广阔

电力电子所在的电气自动化及其下游应用产业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领域,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方面,“双碳”战略引领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多部委陆续出台一系列绿色产业政策和能源变革规划。2022 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建设清洁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

2024 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加气站、加氢站建设,完善城乡充电网络体系。此外,《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 年)》《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2024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 年)》等多项引导、支持、鼓励和规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管理政策,推动产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并先后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从国家层面强力部署和推动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发展。

上述产业政策的持续加码,彰显了国家对公司新能源、数字经济领域的高度重视,为电力电子产品的创新突破和市场拓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政策支持。

(三)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国产化与海外布局战略需求并举

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和地缘环境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供应链安全和“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挑战,各界对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性的迫切性不断提高。加快进口替代、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已成为行业共识,高端电力电子装备领域的国内企业正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全球产业链区域布局也在重塑,为规避贸易壁垒、降低成本并贴近市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采取“技术输出+本地化生产”模式在海外设厂。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因区位成本优势和友好政策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热点区域。以泰国为例,该国营商环境稳定、投资激励措施完善,成为公司海外产能布局的优选地之一。在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下,积极布局海外生产基地,利用海外据点作为拓展全球市场的跳板,已是跨国经营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和长期竞争力的有力举措。

(四)电力电子技术迭代加快,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当前,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拓展正推动电源技术进入需求牵引创新阶段。从数据中心到智能电网,从高端制造到消费电子,差异化场景对电源系统提出多维度的性能要求。终端应用的多样化和高标准需求带动电源产品需求升级,行业研发重点由单纯追求性能提升,转向“场景定义功能”的创新模式,企业需具备准确感知需求、快速技术转化的综合能力才能抢占先机。

与此同时,功率器件和控制技术不断革新,高频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应用逐渐深化,令电力电子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显著提高;数字化控制、智能传感、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引入,使电力电子设备更加智能化、网络化,能够自主优化运行以适应复杂工况。同时,面向“双碳”目标,节能高效成为技术主旋律,绿色设计、能量回馈、先进热管理等需求进一步加速电力电子产品升级迭代。

总体来看,电力电子行业正经历技术升级和迭代的加速期。技术创新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也对电力电子企业的研发实力和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项目实施目的

(一)扩充产能规模,满足旺盛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公司全球市场不断拓展,公司产品订单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公司产能瓶颈问题日益凸显,现有生产能力难以充分满足未来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为此,公司亟需扩大主要产品线的产能储备,优化产能结构,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全球市场需求,并为持续的市场拓展提供产能支持。

本次重点投资项目,将进一步扩大网络电源产品、医疗健康设备、伺服驱动器工程机械核心模块产品、智能焊接装备、智能卫浴、光储充等核心产品的产能规模,增强对下游客户的产业配套能力,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机遇,不断巩固和提升市场份额。

(二)加强研发创新,强化技术壁垒并巩固领先优势

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当前,在行业技术加速迭代,公司业务版图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公司亟需进一步夯实技术护城河。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本次资金将部分用于投资研发测试中心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公司研发能力建设,加快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技术优势,支持公司战略版图扩张,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电力电子及其控制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进而推动公司持续创新发展。

(三)完善全球布局,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公司坚持“立足国内、布局全球”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海外市场拓展,当前海外业务已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海外市场的拓展为公司业绩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同时对公司产业布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次项目,强化海外产能布局,进一步深化全球制造体系,保障全球市场的持续拓展,并有效降低国际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等外部风险。伴随公司海外业务的壮大,全球化布局的完善有利于公司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增强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供货保障和品牌影响力,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四)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财务稳健性和战略弹性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业务扩张和技术开发需要持续大量的资本投入。近年来在市场需求拉动下,公司营收规模迅速增长,相应的原材料采购、人员扩编、市场开拓等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大幅增加,大量资金占用在存货和应收账款中。为支撑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公司亟需补充并保持一定规模的营运资金储备。

来源:思瀚研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