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百万人口治理!狮山创新“党建+心理”双引擎打造湾区善治样本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9 11:44 2

摘要:3月28日,狮山镇社会工作学院在镇委党校正式揭牌,同步启动心理健康课题试点。作为常住人口超百万的产业大镇,狮山通过“党建引领、校地融合、柔性治理”三大创新体系,倡导“大城小爱”,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城市软实力。南海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熊治文、狮山镇党委副

3月28日,狮山镇社会工作学院在镇委党校正式揭牌,同步启动心理健康课题试点。作为常住人口超百万的产业大镇,狮山通过“党建引领、校地融合、柔性治理”三大创新体系,倡导“大城小爱”,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城市软实力。南海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熊治文、狮山镇党委副书记李军然、镇党委委员袁建平与76个村(社区)代表共同见证这一基层治理创新平台的诞生。

狮山镇社会工作学院正式揭牌

狮山镇社会工作学院紧扣党中央“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部署,建立“2+76+N”治理体系,以镇委党校和社会工作学院为双核,联动76个社区学院及高等院校、职校、成人学校等资源,形成覆盖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的立体培养网络。整合党校讲师团、专家学者等资源,开发88个“雄狮有为说”系列课程,将党建理论融入矛盾调解、数字化治理、人文经济、城市美学、乡村振兴等实务培训。在村(社区)设立实践示范点,围绕民主协商、新市民融合等主题孵化基层治理项目,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化”向“专业化”转型。

学院首创“12345”分层培养体系,“1”是以培育“懂政策、能实战、善创新”的复合型治理骨干为目标,“2”是构建“政治+专业”双维支撑,“3”是通过“学政策-解难题-创项目”三模块闭环培养学员,“4”是建立四级递进成长档案,“5”是为社区干部、“两企三新”党员等五类群体定制的课程。首期培训班已组织部分社区干部赴桂城街道参访学习,计划分批次培养400多名治理骨干,构建“智库+导师+社区”的支持网络,推动服务精准化与标准化,以实战培育一支“懂治理、能治理、善治理”的社会工作骨干队伍。

首期培训班学员赴桂城街道参观学习

狮山镇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当日,作为学院的重要研究课题,并由《健康指南》杂志社及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联合推进的《健康企业建设及职工健康管理项目》课题(心理健康服务研究)”落地,以“由心而治”项目开创“心理服务与基层治理”融合新模式。 未来,将通过该课题服务产业工人群体,培育本土心理讲师团队,打造“15分钟心理援助圈”。首场课程邀请狮山镇幸福大使梁婉昕老师和林哈夫老师结合典型案例授课,引发百名学员强烈反响。

狮山镇委党校校长李骏(右一)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健康企业建设及职工健康管理项目》课题(心理健康服务研究)试点

南海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熊治文(左一)、狮山镇党委副书记李军然(右一)为智库专家颁发聘书

智库专家团由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传播发展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鲍勇教授、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第五届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邹宇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传播发展中心广东省负责人李颖容主任、《心理健康服务研究》项目专家梁婉昕研究员、《心理健康服务研究》项目专家林哈夫研究员领衔。专家团将为课题提供专业的支持,同时确保课题落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心理健康特聘研究员、狮山镇幸福大使林哈夫老师为大家开讲

接下来,学院将计划联动北师大、中山大学等智库资源,搭建“理论研究+在地实践”创新平台。建立“五社联动”机制,汇聚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设立企业社会责任基金池。同步开发“大城小爱,狮山善治”线上专栏,构建数字治理交流平台。

袁建平表示,学院是结合党校的课程、师资、资源共同推动社会工作的队伍培育和建设,希望在联动更多的资源开展系统性课程培训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的“产学研”模式,形成一个“课程+实践+支持+发展”的递进体系。

从“12345”体系到“心理+”柔性治理,狮山镇以党建为笔、创新为墨,在基层善治的画卷上勾勒出“人文温度”与“治理效能”的双重底色。这座“三十而立”的产业强镇,正以党建为引领,探索“硬实力与软实力交融”的现代化治理新路径,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治理提供狮山经验。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潘杨

通讯员 何永坤 潘晓华

来源:佛山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