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夸它是国产版《绝命毒师》,也有人嫌它节奏慢、人设崩。但不管怎么说,这部剧又让王宝强站在了话题中心。
最近,王宝强主演的犯罪悬疑剧《棋士》正在热播,豆瓣开分8.2,观众评价两极分化。
有人夸它是国产版《绝命毒师》,也有人嫌它节奏慢、人设崩。但不管怎么说,这部剧又让王宝强站在了话题中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王宝强这个演员,演电视剧,电视剧火;演电影,电影爆。从《士兵突击》的许三多,到《人在囧途》的牛耿,再到《Hello!树先生》的树哥,以及最近的《八角笼中》和《棋士》,他似乎总能精准踩中观众的嗨点。
王宝强为什么是顶流?你上一次被一个角色“真实”到是什么时候?
在《棋士》里,王宝强饰演的崔业是个窝囊的围棋老师——比赛拿了冠军,奖杯被学校收走;想给儿子买个汉堡,兜里掏不出钱;前妻嫌弃他没出息要离婚,连儿子都更崇拜当警察的大伯。
这种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小人物,是不是像极了某个时刻的我们?
这就是王宝强的杀手锏:他演的不是角色,而是生活本身。
当其他演员还在琢磨怎么演的时候,王宝强已经做到了"是"。在《棋士》里,他那个起皱的软布背包、总爱揣兜走路的习惯、逐渐浑浊却暗藏执念的眼神,都让崔业这个被生活逼入死角的小人物鲜活可触。
王宝强能持续火20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01.
他让"小人物"有了史诗感。
王宝强最厉害的本事,是把市井小民的日常困境,拍成一部个人史诗。
在《棋士》里,崔业本是个安分守己的围棋老师,却因为儿子急需手术费、前妻要离婚、职场被压榨等一系列打击,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这个过程被拍得极其细腻——他不是突然黑化,而是被生活一点点逼到墙角。
剧中有一句台词:“走到社会,得学会怎么输棋。你输了,才是赢了。”
这种普通人被逼上绝路的叙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绝命毒师》,但王宝强的表演更接地气——他没有老白那种高智商犯罪者的从容,反而处处透着底层人的笨拙与挣扎。
剧中有一幕,崔业本想把被绑架的银行职员秦晓铭灭口,结果对方突然坦白自己长期替奸商洗钱,手里有千万黑账,求崔业别杀他。
王宝强那一刻的表情,从凶狠到懵逼再到窃喜,层次丰富到让人拍案叫绝。
更绝的是,王宝强总能在窝囊中演出尊严感。在《棋士》里,即便崔业已经走上犯罪道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围棋信仰,当昔日偶像想花钱买他输棋时,他宁可放弃巨额利益也要赢下这局。
这种屌丝的骄傲,恰恰是最打动观众的地方。
02.
他是"生活流"表演的天花板。
如果说其他演员是在"演"角色,王宝强则是在"活"成角色。
在《棋士》中,有几个细节特别能体现他的表演功力:
取钱时差点撞上信用社经理的车,后来被劫持时立刻想到利用这辆车帮劫匪逃跑;给被绑架的秦晓铭洗裤子时,被认出身份后慌乱地用脸盆遮住脸;看到远处同伙和秦晓铭扭打时,急忙用身体挡住哥哥视线,嘴里胡扯些有的没的。
这些都不是剧本写出来的,而是王宝强用生活化的表演自然带出的细节。导演说,他们想要的是"遇人则慢,遇事则快"的叙事节奏,而王宝强恰恰最擅长这种"生活流"的表演方式。
更难得的是,王宝强能把喜剧元素无缝融入沉重题材。在《棋士》这部犯罪剧里,他贡献了不少笑点。
比如被劫匪问"你怎么知道经理车停哪",他一脸理所当然:"我天天来取钱啊!"这种浑然天成的幽默感,让观众在紧张剧情中得到喘息,也是他区别于其他"苦大仇深"型演员的关键。
03.
他总在挑战观众的预期。
王宝强的另一个厉害之处,是永远不按套路出牌。
2006年《士兵突击》爆火后,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继续演"许三多"式的励志角色,结果他转头在《Hello!树先生》里演了个精神恍惚的农村边缘人,直接封神。
当大家把他定型为喜剧演员时,他又用《一个人的武林》里的变态杀手惊掉所有人下巴。
就在观众习惯了他演底层小人物时,他首次当导演的《八角笼中》又让人看到他的叙事野心。
这次的《棋士》同样如此。表面看是个犯罪悬疑剧,实则探讨的是中年人的精神困境。
剧中崔业和哥哥崔伟的对比尤其深刻——弟弟曾是围棋天才却沦为loser,哥哥本是普通人却逆袭成警队精英。
这种命运的反转,让观众忍不住思考:如果换作是我,在被生活逼到绝境时,会做出和崔业一样的选择吗?
更颠覆的是,王宝强敢让主角真正黑化。
在大多数国产剧中,反派要么洗白要么伏法,但《棋士》里的崔业却是主动利用围棋天赋犯罪,甚至和亲哥哥展开高智商对决。
这种不讨好观众的大胆设定,反而让角色更有嚼劲。
在《棋士》最新剧情中,崔业有句台词特别戳心:"你这么看重的围棋,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一个交易。"
这句话何尝不是对现实的讽刺?
而王宝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这样一个交易至上的娱乐圈,依然保持着对表演最纯粹的执着。
王宝强,用20年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观众心里。
来源:麦子又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