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慧君:技术和产业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为双碳目标注入确定性|2025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9 13:45 2

摘要:3月27日下午,由华夏时报社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和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能源产业合作工作委员会携手共办的“双碳时代 绿动未来——2025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为2025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分论坛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雅文 北京报道

3月27日下午,由华夏时报社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和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能源产业合作工作委员会携手共办的“双碳时代 绿动未来——2025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为2025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分论坛。

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在会上表示,“当前,全球气候治理已迈入关键转折期,“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更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他强调,能源体系正从传统化石能源,转向以“光储氢电”为核心的绿色能源网络,这场变革将重构全球能源版图,也是促进我国能源及相关工业升级,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贯彻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助力构建多元清洁、安全韧性的能源供给新体系,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CEEC 2025)定于2025年3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2025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是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CEEC 2025)的分论坛。

会上,冯慧君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提升。”

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中国光伏装机量连续九年领跑全球,2024年新增装机量达到277吉瓦,约占全球新增装机量的40%。储能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提供了有利支持,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绿氢制备成本的持续降低也为能源转型带来了新的希望,并推动氢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步提升。此外,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也在加速推进,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基于此,冯慧君认为,“技术和产业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为双碳目标注入确定性。”同时,他也指出,新能源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着技术瓶颈、成本控制、市场机制、供应链安全等诸多挑战。

在冯慧君看来,面对能源安全与气候危机的双重挑战,中国扛起了大国担当与产业变革的双重使命。他表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政策支持,光储氢电等新能源将加速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作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中央级主流财经媒体,华夏时报致力于成为公益传播力最强的财经媒体。过去几年,关注双碳发展进程,推动构建清洁、安全的能源供给体系,搭建清洁能源的交流平台,是华夏时报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冯慧君强调,“希望通过一年一度的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更好地推动双碳事业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