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3日,上海市南希画廊Nancy’s Gallery特邀艺术家吕洪樑呈现《如何欣赏现代绘画——以塞尚作品为例》学术讲座,旨在从多维度剖析现代绘画,为观众打开欣赏现代绘画的新视角。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艺术理论研究者、美院师生、策展人及藏家参与,现场联
2025年3月23日,上海市南希画廊Nancy’s Gallery特邀艺术家吕洪樑呈现《如何欣赏现代绘画——以塞尚作品为例》学术讲座,旨在从多维度剖析现代绘画,为观众打开欣赏现代绘画的新视角。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艺术理论研究者、美院师生、策展人及藏家参与,现场联动艺术圈层多元群体,开启认知升维的艺术思辨之旅。
开幕致词
Opening
活动现场
讲座伊始,画廊主人 Nancy Lee 女士优雅登台,以热情洋溢的问候拉开序幕。她面带微笑,向全场来宾分享与吕洪樑老师结识的奇妙过程,从初见吕老师作品时的惊艳之感,到深入交流后的由衷钦佩,生动展现出对艺术探索之路的深刻共鸣。在表达对吕老师百忙之中前来授课的诚挚感谢后,Nancy 女士向台下热爱艺术、追求进步的朋友们送上美好祝愿,台下掌声雷动,正式开启吕洪樑老师的精彩讲座。
讲座现场
Lecture
吕洪樑以文艺复兴时期提香的《佩萨罗圣母》为引,深入阐述西方传统绘画的普遍标准。该作品围绕 “升坐圣母” 主题,服务于宗教崇拜传播,其绘画形式精妙呈现视觉化基督教秩序与等级,通过营造景深、突出体量展现浮雕感,为后续现代绘画变革探讨立下清晰参照。
《阿让特伊的铁路桥》The Railway Bridge at Argenteuil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1873 - 1874
随着时代发展,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巴黎及周边社会景观焕然一新。城市涌现林荫大道、百货商店、咖啡馆,城乡结合部工厂、火车成为新景致,售货员、旅行推销员等新阶层登上历史舞台。莫奈的《卡普辛大街》《阿让特伊的铁路桥》,毕沙罗的《蒙马特大街》等作品将这些新元素融入画中,展现城市生活、城乡融合新主题,彰显时代变迁对绘画内容的深刻塑造。
《冬天早晨的蒙马特大道》The Boulevard Montmartre on a Winter Morning
卡米耶·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
1897
印象派绘画登场,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当时艺术界掀起波澜。恩斯特・非勇诺对毕沙罗作品的批判,以及人们对塞尚画作类似 “未洗净调色板” 的评价,恰恰凸显其打破传统视觉习惯的冲击力。印象派摒弃传统素描、立体造型法则,巧用细微色调与笔触捕捉大气瞬息色彩,强调色彩震颤,画面呈现流动、非静止态,为观众带来全新视觉震撼。
台下听众目光如炬般聚焦在讲台上,沉浸于讲座内容之中
科学色彩学发展为绘画添翼。牛顿光的色散实验开启理论大门,诸多色彩学著作涌现,就像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学和解剖学促进了绘画发展一样,色彩科学也深深融入了绘画实践。以至印象派大师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说:“新印象派画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把科学、谢弗勒尔的色彩理论和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实验融合起来。”
George Field (1777-1854), Chromatics, or, an Essay on the Analogy and Harmony of Colours,1845
乔治·菲尔德,《色彩学——论色彩的类比与和谐》,1845
在绘画形式语言探索上,印象派大胆创新。调色板由近乎太阳光谱纯色构成,画家们采用调色板调合与视觉调合,以逗点或扫的笔触,凭借本能与灵感创作,让画面光色瞬间变化跃然纸上。新印象派继承衣钵,以分割笔触将纯色点状小笔触并置画布,借视觉混合原理,如修拉《大碗岛的星期日》,赋予画面秩序感与科学性。后印象派代表塞尚更是独树一帜,构图追求建筑感,巧用固有色渐变、色彩冷暖转调等展现立体感与空间感,为现代绘画发展筑牢根基。
Michel Eugène Chevreul, The Principles of Harmony and Contrast of Colours, Plate III, 1839
米歇尔·欧仁·谢弗勒,《色彩的和谐与对比原理》图版III,1839
Discussion
讲座结束后,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听众围绕绘画学习、创作灵感、艺术市场踊跃提问。面对绘画初学者入门印象派难题,吕洪樑老师建议从临摹经典起航,学习色彩运用与笔触技巧,多户外写生捕捉光线变化;谈及创作灵感,鼓励艺术家扎根日常生活、社会现象与个人情感;论及艺术市场作品价值判断,强调综合考量艺术创新性、艺术家生涯脉络及艺术史地位等因素。
这场讲座意义深远。于大众而言,普及艺术知识,打破现代绘画认知壁垒,提升审美素养,让艺术融入生活;于创作者,为创作注入灵感,指引探索多元表现手法,推动艺术创新;于艺术文化传播交流,加强各界互动,营造浓厚氛围,助力艺术繁荣。
吕洪樑老师的这场讲座如一场知识盛宴,深入浅出剖析现代绘画。期待未来更多此类高质量讲座涌现,拓宽艺术知识传播边界,传承创新艺术文化,引领更多人沉醉艺术海洋,感受无穷魅力。
主讲人,画廊团队与嘉宾合影
画家简介
吕洪樑,1980年生于浙江诸暨。油画理论与创作研究博士,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油画第二工作室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品先后于上海久事美术馆、上海南希画廊举办个展;曾参加第五届中国油画展、上海美术大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上海选拔展、全国小幅油画人物画展、长三角当代油画家邀请展等数十场联展。论文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中国美术研究》《书法教育》《上海文化》等期刊十余篇。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美术学院、上海明园美术馆、上海美博美术馆、上海刚泰美术馆、上海朱纪瞻艺术馆、上海龙现代艺术中心以及英美法籍藏家和国内藏家收藏。
来源:中华网山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