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校做调研:那些考研落榜、评级受挫、中年被裁的普通人纷纷涌入了留学赛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9 10:52 2

摘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每一次挫折都孕育着新的希望!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教育和就业问题的学者,我在调研今年考研落榜群体的去向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在庞大的考研队伍中,面对内卷压力无法“上岸”的莘莘学子纷纷选择出国留学,与此同时,那些在体制内评级中受挫的高校老师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每一次挫折都孕育着新的希望!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教育和就业问题的学者,我在调研今年考研落榜群体的去向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在庞大的考研队伍中,面对内卷压力无法“上岸”的莘莘学子纷纷选择出国留学,与此同时,那些在体制内评级中受挫的高校老师、中年被裁的大厂员工,甚至需要"充电"的创业老板们,也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留学这条赛道。尤其像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这些性价比较高的东南亚国家成为了大家追逐的留学目的国。

这一发现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普通人在面对挫折时,正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方式寻求突破与转型。留学不再是年轻学子的专利,而成为众多在职业发展或人生规划中遇到瓶颈的群体重新规划未来的重要途径!

01 留学助力职场人突破瓶颈,成为职业提升的加油站

杨建长,某大厂品牌管理部总监,去年选择裸辞赴菲律宾攻读市场营销专业。回顾八年职场生涯,他坦言离职时正面临职业生涯的瓶颈期。作为品牌部门负责人,他率先察觉到行业环境的细微变化。过去在推荐算法出现之前,所有的内容生产、推荐分发,都是由人来完成的,管理者对内容质量和安全把控十足。但随着算法推荐崛起,内容行业彻底变了天——管理者变成了技术和产品出身的高管,对“爆款”“转化率”的追求取代了内容深度。团队被迫转型做数据运营,可红利期已过,努力和回报严重不成正比。

“36岁,要么继续熬,要么彻底改变。”他意识到,必须跳出舒适区,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起初,他考虑过欧美名校,但顶尖商学院一年学费加生活费超60万元人民币,而菲律宾——这个曾被美国殖民、沿袭英式教育的国家,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选择,以菲律宾中央大学为例:

- 学费低:一年仅5万元人民币左右,是欧美的1/5。

- 免雅思入学:菲律宾中央大学不卡英语成绩,但入学后提供120小时英语强化课,帮助学生适应学术写作和商务交流。

- 真正的国际化环境:班上40多名同学来自韩国、印度、法国等国家,中国学生仅9人。小组讨论时,他必须用英语阐述观点,甚至和印度同学争论市场策略——这种实战训练让他的语言能力飞速提升。

除此之外,菲律宾的留学体验远超他的预期:

- 教授大多有欧美背景,课堂案例结合全球市场,而非仅限亚洲视角。

- 课余社交丰富:周末和同学去长滩岛潜水,或在马尼拉的咖啡馆里聊各国商业趋势。

- 低成本高品质生活:学校附近公寓月租仅一千多元人民币,海鲜市场、热带水果自由,生活成本远低于国内一线城市。

半年后,杨建长不再担心语言障碍,甚至开始用英语做商业演讲。他重新梳理了职业规划,计划毕业后进入跨国企业或创业。“这段经历不仅给了我学历,更给了我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和重新出发的勇气。”

如今的他,不再是被算法淘汰的“前浪”,而是手握国际视野的“破局者”。菲律宾成了他职场突围的最佳跳板!

02 从职称落选到国际学者——李教授的逆袭之路

42岁的李教授在国内一所二本院校任教已逾十年。去年,他第三次申报教授职称,却再次落选。评审委员会给出的意见是"国际学术影响力不足",这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学术发展路径。

通过文献检索,李教授发现东南亚高校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正形成独特优势,以菲律宾中央大学为例:该校在跨文化教育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学校采用的"导师组"培养模式,由本土教授和国际客座教授共同指导,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学术视角。

如今,李教授在菲律宾中央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在Compare和Higher Education等二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他的研究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比较,这个选题既结合了区域特色,又具有国际学术价值。"在这里,我找回了做研究的热情,"李教授说,"每周的学术工作坊和定期的国际会议,让我的研究视野完全打开了。"

李教授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学术现象:知识生产的地理格局正在发生重构。Scopus数据显示,近年来东南亚高校的学术产出增长率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学术生态的多元化,为寻求突破的学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03 考研三战失利后,她在泰国找到学术新坐标

25岁的林悦把三张考研成绩单整齐地摊在桌上——423分、437分、445分。连续三年报考985高校新传专业,分数逐年提高,却始终差那么"一点点"。今年院校复试线突然飙升至450分,她彻底失去了"再来一年"的勇气。

在豆瓣"考研失败者联盟"小组里,一条关于泰国留学的帖子引起了她的注意。泰国某传媒学院的"数字传播与社会变革"硕士项目,学费折合人民币仅9万元/年。更令她心动的是,项目要求的Research Proposal恰好能延续她考研时准备的"短视频与乡村文化传播"研究方向。

"当时想着,就当给自己放个假。"林悦回忆道。但真实的学术生活远超预期:课程采用哈佛案例教学法,每周末要分析2-3个东盟国家的数字传播案例;导师是普林斯顿毕业的泰国学者,带着她将中国"三农"短视频与泰国"Tam Sang"(乡村网红)现象做对比研究。

今年三月,她关于"中泰乡村网红叙事差异"的课程论文被导师推荐到亚洲传媒论坛。站在曼谷会展中心的讲台上,这个曾经连复试机会都拿不到的"落榜生",向各国学者展示研究成果。"原来不是我不够好,只是需要更大的舞台",林悦自信满满地说。

最后的话: 破局者的光芒:当一扇门关闭时,记得寻找敞开的窗

杨建长在马尼拉的咖啡馆里打磨商业计划书时,李教授正在菲律宾中央大学整理跨国调研数据,而林悦的泰语已经能应付田野调查。这些曾经被贴上"失败者"标签的人,在海外教育的土壤里重新找到了生长的方式。

Scopus最新研究显示,东南亚高校的国际合作论文占比达38%,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这印证了一个事实:知识从来不受地理界限的束缚,人才的流动正在重塑世界学术版图。正如林悦在日记里写下的:"考研分数线划定的只是考场座位,而学术的疆域永远向探索者敞开。"

当国内的教育竞争变成零和游戏时,这些破局者用行动证明:人生的考场从不限于一方土地。或许正如杨建长所说:"所谓瓶颈,不过是提醒你该换个维度思考,在全球化教育的坐标系里,每个愿意出发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真正的困境不在于竞争激烈,而在于思维受限。"当国内赛道日益拥挤时,东南亚留学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突围方向——这里不仅有菲律宾中央大学这样的性价比之选,更有一整套区别于传统教育路径的成长方案!

来源:雁南菲菲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