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你正偷偷刷手机摸鱼时,突然被领导点名发言,大脑瞬间空白,手心冒汗。
“小王,你对这个方案有什么看法?”
——当你正偷偷刷手机摸鱼时,突然被领导点名发言,大脑瞬间空白,手心冒汗。
别慌!
作为常年“被cue体质”的职场老油条,我总结了3句万能糊弄话术,亲测有效,连老板都听不出你在“糊弄学”毕业的!
【第一招】“接轨法”——假装高深
话术模板: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XX(行业/部门/技术)和XX的接轨,我觉得可以分阶段推进,先解决基础层面的问题,再考虑长远优化。”
适用场景:
完全没听懂讨论内容时
需要拖延时间组织语言时
原理分析:
“接轨”“分阶段”“基础层面”都是领导最爱听的虚词,听着专业又稳妥。
👉 案例:上次部门讨论系统升级,同事老张被点名时一脸懵,立刻接话:“这其实是IT部和业务部的流程接轨问题,我建议先梳理基础需求再谈技术落地。”
——领导当场点头:“老张思路很清晰啊!”
【第二招】“三角法则”——废话文学
话术模板:
“我觉得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第一是XX(抄会议主题),第二是XX(重复领导刚说的词),第三是XX(加个“用户体验/效率提升”等万能词)。”
适用场景:
需要快速凑字数时
显得逻辑严谨时
原理分析:
人类对“三点式发言”有天然信任感(参考“黄金三点法”),实际你只是把已知信息重新包装。
👉 案例:领导问:“直播带货怎么提升销量?”
你可以答:“第一是选品维度,第二是流量运营维度,第三是用户粘性维度。”
——哪怕后续说不出细节,也显得很有框架。
【第三招】“抛球术”——转移焦点
话术模板:
“这个问题XX部门/XX同事可能更有经验,不过我个人初步想法是…(重复前一个人的观点+微小补充)”
适用场景:
真的不懂但必须接话时
想拉同事下水时
原理分析:
先甩锅给更专业的人(显得你顾全大局),再用“不过”圆回来(显示你也有思考)。
👉 案例:讨论数据分析时,你可以说:“这块技术部李工更专业,不过从业务侧看,我觉得王姐刚才提到的用户分层思路特别实用,如果能加上时效性指标可能更完善。”
【附加技巧】糊弄学的精髓
1️点头沉思法:被点名先皱眉点头3秒,显得你在深度思考(实际在疯狂编答案)
2️偷换概念术:把问题里的专业术语换成你懂的词(比如“私域流量”说成“老客户群”)
3️终极保命招:“我申请会后再补充一份详细意见!”(适用于完全宕机时)
职场博主@李雪琴(虚构)说过:“所谓开会发言,就是让领导觉得你参与了,但别让自己真的陷进去。”
(悄悄说:我司HR总监上次用的就是这三招,现在已经是“战略性人才”了…)
来源:啊聊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