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百校百家新质生产力探新计划”项目由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体验部、九三创吧共同发起,项目联合百校开展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系列探索活动,为大学生构建职业生涯探索平台,引导中小学生解码城市“新”能量,用“大社会”的力量支持“小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莉娜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百校百家新质生产力探新计划”项目由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体验部、九三创吧共同发起,项目联合百校开展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系列探索活动,为大学生构建职业生涯探索平台,引导中小学生解码城市“新”能量,用“大社会”的力量支持“小社会”,打造“家-校-社”共育的未来人才生态圈。
日前,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体验部“城市小主人中队”的30多名少先队员走进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开启了一场特别的生命科学发现之旅,聆听华大的发展故事,参观华大实验室,与遗传学博士刘石平面对面,解码大脑的奥秘。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红领巾”解码基因的奥秘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21世纪三大科学工程之一,全球6国20个研究所、8000余名科学家耗时13年、花费38亿美金测出首个人基因组序列,中国完成其中1%,由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华大集团前身)承担。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是浙江首批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
活动现场,资深科普讲师杨旭带领大家参观杭州华大实验室。DCS Lab组学前沿实验室里,摆放着华大自主研发的前沿设备,用于基因组学、细胞组学、时空组学研究。少先队员们了解到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首个人基因测序花38亿美金,如今成本仅100美金,还有不断“进化”的基因测序仪,无不彰显着生命科学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本期活动,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脑科学首席科学家刘石平教授为少先队员带来了一场以《神奇的大脑》为主题的科普课堂。“为什么小朋友容易分心?”“为什么小朋友学新东西比大人快?”“为什么我们会做梦?”“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困?”刘教授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科学来解答。他告诉大家,大脑堪称人体的“超级指挥家”,由1700亿个细胞相互连接,形成无比复杂的网络,宛如一座庞大的智能城市,控制着我们的一切思维、感受和行动。从日常的行为习惯,到奇妙的梦境,大脑就像一台精密的超级电脑,默默主导这一切。生动的科普深深吸引住了少先队员,大家表示要好好学习,未来像刘教授一样不断探索大脑的未知领域 ,为人类理解自身带来新的突破。
对话科学家生命科学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现场,浙江传媒学院双语播音专业大学生谢依琳,“Do都城”快乐创意委员会主任赵彥希,“Do都城”关心上一代委员会主任张家齐与刘石平教授面对面,共同探讨生命科学领域新质生产力。
刘教授分享生命科学与多领域融合趋势及跨学科合作实现技术突破对产业升级的价值。针对大学生组建科创小组,他给出 “双轨制”任务分配 、“失败成本分级”制度、“可视化贡献值”系统等建议,还解答了大学生在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人工智能在科研中作用及如何把握科技浪潮提升研究能力、突破科研困境保持创新思维等疑问。
少先队员活动感想
赵彥希: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关于遗传病防治的介绍。原来通过研究基因,科学家们能提前发现很多隐藏的健康问题,还能想办法预防和治疗,这简直就是给人类健康加上了“保护罩”!我问了刘教授,基因编辑技术能像修改错别字一样改变基因吗?他说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疾病,但已经给很多患者带来了希望,未来真的有可能实现。
张家齐:参观结束后,我满脑子都是奇妙的科学知识,也特别佩服这里的科学家们。他们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健康,一直在努力探索,不怕困难。和刘教授的对话也让我对生命科学充满了兴趣。从中我也知道了,科学的价值在于解决难题,而不是替代努力。
孙可馨:"科技兴则强国兴",今天我们参观的华大集团就是一座基因科技的里程碑。在参观的重多先进技术仪器中,最使我眼前一亮的便是读取细胞的芯片了。它看似是一面光滑无瑕的"镜子",但实则却由无数个纳米小点分布在"镜子"表面。将试验者的某部分贴在"镜子"上,这些纳米点就可以准确地显示各个位置的每一个细胞,并根据细胞种类用颜色进行区分,真的很神奇。
张圳墨:我听了刘石平教授“神奇的大脑”分享会,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透过玻璃窗望着精密运转的测序仪,我不禁产生了错觉,这更像一个生命图书馆,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图书馆里“行走的文本”。基因技术能够解决许多医学的难题,但同时,生命不应该只是一个个的数据和信息。在这个科技快速进步的时代,我们需要在认知和敬畏之间去寻找平衡点,既享受了基因技术带给我们的福利,又不失生命的本色,尊重、敬畏生命。
杭州的生命科学领域,未来会有哪些研究方向?
在杭州,生命科学技术正蓬勃发展,聚焦于大健康领域,涵盖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学和脑科学等方面。科研人员致力于攻克测序技术和组学技术等关键瓶颈,推动技术创新。
新一代组学技术方向:
利用高通量测序、单分子长读长测序等关键技术,进行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及蛋白质组的多维度研究,开发单细胞和时空多组学技术,并设计配套算法,探索生命信息“读”的技术极限。
衰老与再生方向:
围绕衰老时空图谱、全能干细胞研究、抗衰研究等方向,探索再生医学在抗衰老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细胞干预方向:
打通细胞产业链,开发特定功能细胞分化技术,加速研究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应用的进程探索实现多种干预手段的临床转化。
脑科学方向:
围绕脑图谱、脑演化、脑病理、脑机接口四大方向开展研究,抓住时空组、单细胞,以及新一代长读长基因测序技术等核心工具突破的重大机遇,探索意识起源、大脑神经联接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神经系统疾病等一系列重大基础科学和临床问题。
合成生物学方向:
重点突破基因合成、代谢工程等技术,开发智能生物制造系统与新型生物材料,推动技术产业化。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体验部 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