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靡全国的竹鼠,浑身都是宝,为啥现在没人养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9 18:39 2

摘要:竹鼠又名中华竹鼠,是一种体型娇小、繁殖力惊人的草食性动物。其圆润的头部相较于普通老鼠显得尤为可爱,因喜食竹子而得名。它们的主食与大熊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竹子。此外竹鼠还会品尝一些植物根茎和芒草,生活习性颇为独特。

竹鼠又名中华竹鼠,是一种体型娇小、繁殖力惊人的草食性动物。其圆润的头部相较于普通老鼠显得尤为可爱,因喜食竹子而得名。它们的主食与大熊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竹子。此外竹鼠还会品尝一些植物根茎和芒草,生活习性颇为独特。

曾经竹鼠养殖被视为一条风险较低的致富之路,不少人心怀憧憬投入其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彻底改变了这个行业的命运。诚然并非所有人都对竹鼠情有独钟,许多人因竹鼠与老鼠同属一类而心生畏惧,不敢品尝。殊不知早在六千多年前竹鼠便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我国食用竹鼠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人工养殖的初衷正是源于市场的需求。野生竹鼠难以捕捉,人们便开始尝试人工驯养以满足口腹之欲。在禁养令颁布之前竹鼠养殖如火如茶,养殖户们看重的是其食用价值。

作为草食性动物,竹鼠的肉质偏瘦,脂肪含量较低,口感鲜嫩可口,加之其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被视为营养丰富的食物,深受吃货们的喜爱。在某些地区食用竹鼠已成为一种文化传统。

除了作为美食之外竹鼠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因此竹鼠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一度达到巅峰。市面上两三斤的竹鼠便能卖出三百元的高价。然而竹鼠之所以被禁养关键在于其身份的争议。

竹鼠的养殖历史并不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养殖户们认为经过几十年的人工繁育,竹鼠早已适应了人工饲养的环境,养殖场地封闭,几乎不存在从外界感染病毒的风险。然而专家却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许多人对于野生动物的认知存在误区。

野生动物并非仅仅指自由生活在野外、不依赖人类的动物。从家禽家畜驯化的历史来看野生动物转变为家养动物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而竹鼠的人工饲养时间相对较短,与野生竹鼠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在疫情过后国家开始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竹鼠也赫然在列。

我国之所以加大力度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源于对野生动物携带病毒的担忧。人类因接触食用这些野生动物而感染病毒,而此次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很可能也是如此。因此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人类的健康与安全,更关乎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竹鼠的禁养与禁食虽令部分养殖户损失惨重,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对人类健康与生态平衡的负责任之举。

来源:洞察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