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M第463期-iMeta第17期:植物病原微生物组-微生物组专题(5)
CGM将于北京时间1月10日星期五7:00 PM举办在线沙龙活动。本期活动,我们与iMeta和Genomics Communications (gComm)期刊联合设置“微生物组”专题,并就主题“植物病原微生物组”(更多主题见文末)邀请到乌特勒支大学宋阳博士带
CGM将于北京时间1月10日星期五7:00 PM举办在线沙龙活动。本期活动,我们与iMeta和Genomics Communications (gComm)期刊联合设置“微生物组”专题,并就主题“植物病原微生物组”(更多主题见文末)邀请到乌特勒支大学宋阳博士带
传统的微生物组研究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分类和丰度定义健康状态,然而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局限性。重新定义健康肠道菌群,强调肠道菌群与疾病和治疗效果之间的联系,为精准医疗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策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科学理事会(ISC)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北极永久冻土融化可能释放出长期冰封的致命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这一次,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Nicola Segata和Francesco Asnicar,携手英国伦敦国王学院Tim D. Spector和Sarah E. Berry,基于5个独立跨国队列的21561人数据,绘制了杂食、素食和严格素食三种饮食模式的肠道微生物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入侵现象,例如微生物群落中的病原体入侵,常常对环境平衡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微生物群落的入侵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入侵物种的特性以及原有群落的多样性和物种间相互作用。
在广袤的自然界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虽然微小得几乎无法用肉眼看见,但却在地球上的生命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我们的健康到环境,再到科技领域的发展,这些不可见的生物体正以它们独有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世界。
在浩瀚无垠的生命宇宙中,微生物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神秘的群体,它们虽微小至极,却扮演着改变世界、塑造生命进程的巨人角色。从我们呼吸的空气到脚下的土地,从人体的肠道到广袤的海洋深处,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的存在与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球的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健康福祉。
杜兰大学对老鼠的一项研究表明,地中海饮食可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来改善记忆力和认知灵活性。该研究结果强调了地中海饮食对年轻人的潜在益处,但还需要对人类进行进一步研究。
在自然界的广袤舞台上,存在着一群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生命体,它们就是微生物。这些生物虽然微小,却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深海到高山,从土壤到人体,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网络,支撑着地球上的生命循环和物质交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层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发酵饮料康普茶似乎与开采重金属沾不上边。但在伊萨卡的生物采矿公司REEgen首席执行官Alexa Schmitz看来,她公司基于细菌的产品与这种香浓饮料间颇有相似之处。
福利公告:为了响应学员的学习需求,经过易生信培训团队的讨论筹备,现决定安排转录组、临床基因组/外显子组、扩增子16S、宏基因组的线上/线下开课。报名参加线上直播课的老师,可以随时开展学习,并在1年内选择参加同课程的一次线下课。期待和大家的线上线下会晤,共同学习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之旅上,微生物无疑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领域。这些微小至极的生命体不仅构成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部分,而且在许多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从基本的消化过程到复杂的生态平衡,从抗生素的产生到病原体的传播,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的影响既深远又微妙。
引用本文:王雯, 王斐然, 郭越, 等. 2型及非2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道共生微生物网络的作用特征[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4, 47(12): 1121-1129. DOI: 10.3760/cma.j.cn112147-20241015-006
微生物组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生物组在人体所有腔体和皮肤上的存在都至关重要。皮肤微生物组可防止器官发生故障,并有助于汗液分泌、体温维持等多种功能。
在这个看似微小却无比庞大的微观世界里,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与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日常微生物的神秘面纱,探索它们是如何成为我们健康的“加速器”或“绊脚石”,并学习如何智慧地与它们共处,让健康“开挂”。
近日,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围绕“教育、倡导、立即行动”主题,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及医务人员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认识和合理使用意识。
在当前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中,即使是池塘这样最小的栖息地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城市化、农业和土地使用变化等人类活动导致这些栖息地支离破碎,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重大威胁。
本文为您介绍通过微生物组建模工程化天然微生物组以增强生物修复,原文由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系和农业与农村事务部农业与环境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于2024年6月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微生物 生物 communications 2024-12-30 20:40 5
地球历史可以通过两种记录方式精确解读生命的演化及其与生态系统的共同进化:一是岩石中保存的地球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痕迹,二是基因组中捕获的进化历史。最早的生命痕迹主要通过特定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同位素指纹被识别出来,而化石和有机生物标志物则在稍后时期逐渐兴起并发挥重要作
微生物 microbiology 地球 2024-12-27 23:3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