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历时三个月,2025粤剧春班完成了一场超长“文化马拉松”
岭南春色浓,随着粤剧《梨花情》广州番禺区新水坑村文化中心落下帷幕,广东粤剧院一场历时三个月、跨越多省、累计演出60余场、吸引近百万观众的超长“文化马拉松”——2025粤剧春班圆满收官。
岭南春色浓,随着粤剧《梨花情》广州番禺区新水坑村文化中心落下帷幕,广东粤剧院一场历时三个月、跨越多省、累计演出60余场、吸引近百万观众的超长“文化马拉松”——2025粤剧春班圆满收官。
粤剧春班,好戏不断。3月26日晚,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北马村文化楼的舞台上,一出唯美的粤剧《白蛇传·情》正在上演。曾小敏、文汝清、朱红星、王燕飞等粤剧名家,将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白蛇传”进行现代审美的表达和演绎,吸引了当地四邻五乡的戏迷前来共赏。
2006年,粤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粤剧界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表演艺术团体,广东粤剧院成立于1953年,被誉为粤剧的最高艺术殿堂,数十年来人才辈出,阵容鼎盛。
在广州市第十七中学,有一幅9.5米长的校史长卷,浓缩了学校95年来的变迁。95年前,战火纷飞,风雨飘摇。中山大学毕业的几名热血青年,在空旷的越秀小北岗原上,一砖一瓦创办了广州私立大中中学,志在开发民智、培育英才,拯救摇摇欲坠的国家。1953年大中、嘉应联校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