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少年逐梦记:黑白棋局藏哲思 马头琴声叙乡韵
课间时分,他在走廊给同学讲围棋定式;午休时间,他在操场篮球场上挥汗如雨;放学后,他又坐在书桌前推敲朗诵稿。来自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小学五二班的袁昊,用4年时间在围棋、马头琴、语言艺术等领域写下青春注脚,用“10 后”的视角诠释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貌。
课间时分,他在走廊给同学讲围棋定式;午休时间,他在操场篮球场上挥汗如雨;放学后,他又坐在书桌前推敲朗诵稿。来自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小学五二班的袁昊,用4年时间在围棋、马头琴、语言艺术等领域写下青春注脚,用“10 后”的视角诠释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貌。
近日,祁县2025年惠民十件实事中的送戏下乡活动走进了祁县贾令镇镇前营村。此次活动为当地群众精心准备了一场原汁原味的祁太秧歌专场演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初夏的田野间绽放出了新的光彩,也为村民们架起了一座文化惠民的“连心桥”。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笔者在乡村走访中发现,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的“破圈”传播,很多青年人才成为传统文化的忠实粉丝,有不少还实际参与到以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做出了一番成绩,赢得好评,青年人才正在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南通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乡村振兴路》栏目推出“母爱如诗 乡韵留情——平园池母亲节慢时光之旅”一日游活动,主持人小曹带队和大家一起走进田野、踏入乡间,在恬静与绿意之间,为母亲献上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施甸县旧城乡的每一处角落,那里有无数劳动者用双手编织着美好生活。他们的双手,或许布满老茧,或许沾满泥土,但每一双都承载着责任与担当,他们用布满故事的双手,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奋斗篇章。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北京涉农各区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产业兴旺、人才汇聚、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组织有力的乡村新貌正逐步展现。为全面展示北京乡村振兴成果,用镜头记录乡村发展变化,北京市文联、北京摄影家协会特举办“京华乡韵——
4月27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摄影家协会承办的 “京华乡韵 — 北京乡村振兴专题摄影创作活动” 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众多领导、摄影人和村民代表等百余人齐聚,共同见证这场以影像赋能乡村振兴的活动启幕。
近日,"青年视角解码高淳活力基因"2025大学生Vlog大赛决赛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燃情收官!18组青春创作团队以镜头为笔、创意为墨,将高淳的稻田茶香、生态水产和古巷烟火化作破圈传播的青春影像,让山水慢城的活力基因跃动云端。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黄雪璐名师工作室立足东阿县乡村文化资源,策划了"乡韵新发现,英语伴我行"主题活动。通过学生视角发掘家乡特色,用英语讲好乡村故事,既提升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又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文化传播。 1 (一)《乡韵新
4月3日晚,2025年“源头乡韵”江都区周末广场扬剧大舞台启动仪式在千余名戏迷的期待中拉开帷幕。本次启动仪式由江都区文联、江都区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区文化馆)主办,江都区扬剧协会、江都区扬剧团承办。
阳信县水落坡镇,昔日传统旧家具集散地,如今已华丽蝶变,借“产业+文化+旅游”三轮驱动,跃升为集生产、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高地。它享有“中国古典家具之乡”“中国收藏文化名镇”等殊荣,古旧家具与民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广东省“星乡村”“星农人”推荐工作在完成地市主管部门自主申报、审核推荐、申报材料复核、专家评审会商、征求意见等流程基础上,形成了2025年度“星乡村”拟通过名单。现将我省拟推荐的“星乡村”(产业电商村3个,和美乡村1个)及对应的4名“星农人”名单进行公示,请社
广东省“星乡村”“星农人”推荐工作在完成地市主管部门自主申报、审核推荐、申报材料复核、专家评审会商、征求意见等流程基础上,形成了2025年度“星乡村”拟通过名单。现将我省拟推荐的“星乡村”(产业电商村3个,和美乡村1个)及对应的4名“星农人”名单进行公示,请社
“美丽庭院”是乡村振兴的“最小单元”,以小庭院扮靓村容村貌,凝聚乡愁乡韵,承载着安居乐业的美好追求。在江苏,共建共享美丽庭院工作,连续3年被写入省委一号文件。打造“美丽庭院”,已经成为各级妇联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组织动员广大农村妇女主动融入新时代鱼米之乡
为丰富春节假日乡村旅游优质供给,北京市文旅局以“乡韵年画”为主题,重点推介15个特色乡村春节漫游攻略,用最能代表春节的“年画”描绘京郊乡村丰富多彩的春节特色活动,带领市民游客感受京郊乡村独具特色的浓郁年味。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品牌公共文化活动之一,“四季村晚”是乡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群众幸福感、带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舞台。本版聚焦2024年全国冬季“村晚”示范点展示活动,展现“村晚”传统乡风乡韵的“村”味、地方特色的“土”味,以及焕发出的时代光彩。
吴光珍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义龙新区顶效街道楼纳村的一名老党员,今年已经85岁。她家门前就是一片良田。随着年龄渐长,她越来越喜欢坐在门前,看人们在田地里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