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博物馆与迭部县博物馆开展馆际交流活动
为深化博物馆馆际合作,促进区域文化交流与资源共享,5月22日,迭部县博物馆一行九名文博工作者赴天水市博物馆学习交流。此次活动以参观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形式展开,为两馆搭建了业务沟通协作的桥梁。
为深化博物馆馆际合作,促进区域文化交流与资源共享,5月22日,迭部县博物馆一行九名文博工作者赴天水市博物馆学习交流。此次活动以参观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形式展开,为两馆搭建了业务沟通协作的桥梁。
“5•19中国旅游日”,天水市博物馆创新教育形式,开展“云游天水古韵研学文博匠心”为主题的旅游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以“馆校联动+数字赋能”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古今对话、虚实交融,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感知历史、对话未来的窗口。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浪潮中,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展示我市博物馆事业改革发展成果,5月18日早上,2025年度
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天水市博物馆策划的“陶纹寻踪——触摸远古的艺术指纹”主题社教活动走进校园,为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中学和中心小学的学子们开展了一场以彩陶为媒,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讲解员依托常设流动展览《伏羲功绩展》,为全校师生介绍了伏羲文化以及伏羲氏作为中华人文始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从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开启华夏民族智慧先河,到他“结网罟以教佃渔”推动生产方式进步;从“制嫁娶”奠定民族血脉根基,
在时光长河中,博物馆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文化灯塔,照亮着人类文明的漫漫征途,承载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对话。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今年“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恰似一记振聋发聩的钟声,提醒着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博物馆正面临着文化身份守护、
5月9日,由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甘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办的甘肃省第十届科普讲解大赛圆满落下帷幕。天水市博物馆讲解员马旻在总决赛中凭借出色的专业素养和生动的讲解技巧荣获大赛二等奖,并获“甘肃十佳科普大使”荣誉称号,天水市博物馆因组织工作扎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伏羲庙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让祖先的智慧永励后人,加强对伏羲文化的宣传推广,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近期,天水市博物馆研学活动迎来高峰。继成纪中学500余名学生到访后,玉泉中学、新华门小学、兰州树人中学等校共计2000余名师生相继走进天水市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促进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4月17日,天水市博物馆流动展览走进天水市实验小学,以“展览+课程”的模式开展了“一画开天肇启文明——人祖伏羲功绩展”的文化宣讲活动。
随着新科技的兴起并快速发展,数字化逐渐成为当代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方向,它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和知识资源立体呈现,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便捷、多样化的参观体验。基于此,天水市博物馆精心打造的独具特色的虚拟数字人IP已在官方网站正式上线,这一重大突破
“清明”小长假,天水市博物馆及伏羲庙景区迎来客流高峰,累计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客源地以省内为主,来自陕西、宁夏、青海、河南等地的游客较往年有较大增加,人工讲解177次,多数游客选择智能讲解服务,大家满怀期待前来祭祖,感受伏羲文化的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氛围。伏羲广场
为有效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质量,麦积山石窟研究所数字中心组织工作人员,于4月1日赴天水市博物馆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实地考察与交流学习活动。此次交流活动旨在相互学习了解各自在文化传播、公众教育及数字化展示领域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以期促进双方在文物保护与宣传工
3月28至29日上午,由天水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的2025年天水市科普讲解大赛暨甘肃省第十届科普讲解大赛天水预选赛圆满落幕。本次大赛有来自不同单位的124名参赛选手,天水市博物馆选派的7名参赛选手有6人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并斩获佳绩:00后讲解员马旻荣获一等奖,张娅、
3月25日,“微笑千年——天水地区北魏佛造像艺术展”在天水市博物馆第一临展厅正式开展。该展览由中共天水市委宣传部、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主办,天水市博物馆承办,清水县博物馆、秦安县博物馆、甘谷县博物馆、天水成纪博物馆、天水弘文博物苑协办,展出
2025年3月25日,“微笑千年——天水地区北魏佛造像艺术展”在天水市博物馆第一临展厅正式开展。该展览由中共天水市委宣传部、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主办,天水市博物馆承办,清水县博物馆、秦安县博物馆、甘谷县博物馆、天水成纪博物馆、天水弘文博物苑
在渭水河畔的天水市博物馆里,四万件文物正经历着一场静默而壮丽的数字涅槃。这座承载着八千年文明印记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以科技为舟、文化为楫,在数字浪潮中划出一道连接古今的璀璨航迹。
天水伏羲庙的古树名木是自然的瑰宝,历史的见证,更是伏羲文化的鲜活载体。庙内古柏巍然挺立,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记忆,诉说着羲皇故里的传奇。值此“3·12植树节”来临之际,天水市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天水市博物馆发起“保护古树名木传承伏羲文化”公益行动。现向全社会发出倡议: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3月8日,天水市博物馆策划举办了“穿越千年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卷轴制作活动”。共有30名青少年满怀热忱参与其中,开启探寻丝路文化魅力的奇妙之旅。
12月6日,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第三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结果的公告,甘肃省两家单位上榜,分别是天水市博物馆和嘉峪关文物景区。据了解,加上之前入选的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金徽酒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南梁红色大景区、酒泉市博物馆,至此甘肃省共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