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完成要花300年?它出手了!
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起了著名的“整理国故”运动,旨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一个世纪过去了,整理古籍任务仍然艰巨。书卷浩如烟海,人才门槛高筑,无不令专家感叹:“想完成全部古书的整理,可能得300年。”
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起了著名的“整理国故”运动,旨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一个世纪过去了,整理古籍任务仍然艰巨。书卷浩如烟海,人才门槛高筑,无不令专家感叹:“想完成全部古书的整理,可能得300年。”
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起了著名的“整理国故”运动,旨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一个世纪过去了,整理古籍任务仍然艰巨。书卷浩如烟海,人才门槛高筑,无不令专家感叹:“想完成全部古书的整理,可能得300年。”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詹姆斯·H.比林顿曾经意味深长地说:“书籍和图书馆具有教化的力量。……安放在书架上的知识作为人类记忆的一大部分,在未来会有我们无法预知的作用。”书籍和阅读的意义,似乎毋庸多言。不过,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而不是一个思想的时代,容易让人分心
笔者上周参观了一下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展览,这是第三次看这个展览,不过跟逛故宫一样,每次看都有不同的心得,并不觉得有腻烦。这里的珍贵典藏有:甲骨文,这是国内甲骨文收藏最多,也是最精品的部分,并且这些甲骨文的来历都很不一般,我们可以看到王懿荣、罗振玉、郭沫若等人的藏
2024年12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儒藏》数字化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举办。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500万元,用于支持北京大学开展
会上,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500万元,用于支持北京大学开展《儒藏》编纂与研究工作,并通过“识典古籍”智能整理平台支持开展《儒藏》数字化工程,后续相关成果也将在识典古籍上线,面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