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用算法连接文学与人,就像水连接故乡与北京一样

旅居巴黎时,海明威曾这样写这座城市:“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到哪里它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这话放在徐则臣与北京的关系上或许同样适用——2002年,当24岁的徐则臣背起行囊,走向北京时,这座城市接纳了他,也接纳了他的

文学 故乡 算法 徐则臣 茅盾文学奖 2025-05-13 11:30  3

柳建伟:读红色经典,在AI时代坚守阅读品质

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红色题材创作的剧作家,我想先和大家聊聊新时代如何赓续红色血脉。从2016年创作《血战湘江》至今,十年间我围绕红军和长征题材创作了《王良军长》《孤军》《浴血困牛山》等多部影视作品。这些作品的灵感,皆源于长征精神给予我的震撼——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

阅读 红色经典 长征 茅盾文学奖 柳建伟 2025-04-25 16:02  7

好书打底 好剧出圈(深观察)

近期,《小巷人家》《北上》《六姊妹》等改编自长篇小说的剧集接连播出,“文学作品托起影视创作”再度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事实上,从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到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83版《射雕英雄传》、95版《神雕侠侣》,再到根据近些年来面

出圈 好书 李文秀 徐则臣 茅盾文学奖 2025-04-25 15:32  5

好书打底,好剧出圈

近期,《小巷人家》《北上》《六姊妹》等改编自长篇小说的剧集接连播出,“文学作品托起影视创作”再度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事实上,从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到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83版《射雕英雄传》、95版《神雕侠侣》,再到根据近些年来面

出圈 好书 李文秀 徐则臣 茅盾文学奖 2025-04-25 10:53  6

多元图景下的时代叙事:21世纪中国长篇小说十部经典之作

步入21世纪,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作家们以敏锐的时代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从不同维度切入社会现实与人性深处,创作出诸多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佳作。以下精选十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展现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多元风貌。

三体 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 苏童 格非 2025-04-22 16:29  6

谁说读书无用?向善向上的董宇辉不惧波涛汹涌,携手真心英雄

潼关儿郎曾说:读书不一定能前程似锦,功成名就,但至少可以让你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说话有德,做事有余。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了这个世界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运气到来前请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好好生活,一个是认真读书。看了昨天他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分享,情不自禁想

宇辉 梁晓声 茅盾文学奖 真心英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25-04-20 08:0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