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2023级硕士生第一作者在Top级期刊(IF=16.1)发表研究成果,取得海水制氢领域新突破!
近日,河南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王新海教授团队在Ni-Mn双原子位点催化剂高效降解高电离能污染物和电解海水制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Theory-guided Design of Surface-Enhanced Ni-Mn Diatomic Sit
近日,河南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王新海教授团队在Ni-Mn双原子位点催化剂高效降解高电离能污染物和电解海水制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Theory-guided Design of Surface-Enhanced Ni-Mn Diatomic Sit
为了响应全球碳中和目标,迫切需要大规模、清洁制氢技术来取代化石燃料,为“氢经济”的建立奠定基础。镁基材料因其理论制氢容量高(8.2 wt.% / 1000 mL·g-1)、密度小(1.74 g·cm-3)、电化学活性高(2.37 VSHE)、储量丰富(地壳丰度
作为当今全球第一能源,石油虽具备多种优势,但其存在一项致命的缺点——不可再生。数百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寻找其“替代物”。而氢能,因其安全、无污染、可再生等特点,在一众能源中脱颖而出。
2024年12月18日,中国石化宣布,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在山东青岛建成。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与绿电制氢相结合的方式,每小时可生产绿氢20立方米。
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近日在青岛建成,通过绿电电解槽将海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实现海水直接电解生产绿氢。所产氢气并入青岛炼化管网系统,用于掺入炼化生产过程或氢能车辆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