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真迹首次在晋祠公开展出
傅山,山西太原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和诗人。此次展览分“萧然物外”“丹崖霜红”“傲骨丹青”“傅山遗珍”四个单元,通过晋祠博物馆馆藏《太原段帖》《晋源之柏第一章》《傅青主绵山碑》等楹联匾额、碑刻拓片、书画作品、图鉴、物品等共50余件展品,佐以文献
傅山,山西太原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和诗人。此次展览分“萧然物外”“丹崖霜红”“傲骨丹青”“傅山遗珍”四个单元,通过晋祠博物馆馆藏《太原段帖》《晋源之柏第一章》《傅青主绵山碑》等楹联匾额、碑刻拓片、书画作品、图鉴、物品等共50余件展品,佐以文献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强调博物馆应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发挥文化纽带、创新载体与遗产守护的多重职能。值此之际,晋祠博物馆于5月16日至18日推出"时光探索 文脉传承"系列活动。活动通过“流动博物馆进校园”、傅山人文历史展、社
5月16日至18日,晋祠博物馆推出“时光探索文脉传承”系列文化活动,通过“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社教课程、民乐表演、傅山人文历史展等多元形式,探索博物馆在时代变革中的创新路径。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强调博物馆应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发挥文化纽带、创新载体与遗产守护的多重职能。晋祠博物馆于5月16日至18日推出"时光探索文脉传承"系列活动,通过“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社教课程、民乐表演等多元形式,探索
5月16日,晋祠博物馆联合太原市双塔西街小学共同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为师生带来一场历史启蒙课。活动通过故事讲述与沉浸式拼图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千年晋文化跨越时空界限,从博物馆走进校园课堂。
5月18日,正值国际博物馆日,由太原市文物局、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主办的“镜涵春秋——晋祠博物馆藏铜镜展”在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盛大开展,展期四个月。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强调博物馆应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发挥文化纽带、创新载体与遗产守护的多重职能。值此之际,晋祠博物馆于5月16日至18日推出“时光探索文脉传承”系列活动,通过“流动博物馆进校园”、傅山人文历史展、社教课程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强调博物馆应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发挥文化纽带、创新载体与遗产守护的多重职能。值此之际,晋祠博物馆于5月16日至18日推出“时光探索文脉传承”系列活动,通过“流动博物馆进校园”、傅山人文历史展、社教课程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聚焦博物馆在时代浪潮中的变革与担当。5月16日到18日,晋祠博物馆紧扣主题,举办“时光探索 文脉传承”系列文化活动,以多元创新的形式,架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推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晋祠博物馆联合太原市双塔西街小学,于5月16日共同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历史启蒙课。通过故事讲述与沉浸式拼图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千年晋文化跨越时空界限,从博物馆走进校园课堂。
晋祠博物馆联合太原市双塔西街小学,于5月16日共同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历史启蒙课。通过故事讲述与沉浸式拼图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千年晋文化跨越时空界限,从博物馆走进校园课堂。
晋祠博物馆联合太原市双塔西街小学,于5月16日共同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历史启蒙课。通过故事讲述与沉浸式拼图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千年晋文化跨越时空界限,从博物馆走进校园课堂。
5月16日,晋祠博物馆联合太原市双塔西街小学共同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历史启蒙课。活动通过故事讲述与沉浸式拼图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千年晋文化跨越时空界限,从博物馆走进校园课堂,引领青少年感受三晋文化的深厚底蕴。
5月16日,晋祠博物馆联合太原市双塔西街小学共同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历史启蒙课。活动通过故事讲述与沉浸式拼图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千年晋文化跨越时空界限,从博物馆走进校园课堂,引领青少年感受三晋文化的深厚底蕴。
5月16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太原市双塔西街小学展开。晋祠博物馆以"流动博物馆进校园"为载体,将千年晋文化化作鲜活的历史课堂,用"故事+拼图"的创新形式,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探索之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
太原市各大博物馆还有一些丰富的临时展览。晋祠博物馆正在展出的新展有“武周盛典——唐刻华严石经展”,对馆藏的华严石经进行了历史性保护与展陈利用,深度解读了盛世大唐时期已经被中国化的华严文化的交流、融合、发展、传承的整个过程,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灿烂辉
第42届太原双塔牡丹文化盛会4月25日开幕。中新网以《明代牡丹绽放 助推太原文博场所“赏牡丹”热》为题,报道本届文化盛会依托永祚寺百年牡丹,通过文艺汇演、文化雅集、非遗展示、牡丹写生等系列活动,为民众呈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俗话说,谷雨三朝看牡丹。当下已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春日花事活动也达到了高潮,“国花”牡丹最后登场,在我市各公园、景区竞相绽放。那么,哪里的牡丹最多、最美、最娇艳、最珍贵呢?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双塔博物馆/公园、晋祠博物馆/公园、迎泽公园、文瀛
“字里行间窥天地,掩卷方觉已千年”。文物是凝固的历史,阅读是流动的传承。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晋祠博物馆联合太原市图书馆于4月21日至5月20日推出“祠阅千年 共沐书香”系列文化活动,在千年古建中品读典籍智慧,于非遗技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