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案:孟简明断蛊毒案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深秋,五十岁的孟简赴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车马行至襄州地界,江风裹着鱼腥气扑面而来,码头商船桅杆如林,绸缎、瓷器与盐铁堆积如山。孟简捻须暗叹:“水陆通衢,果真繁华。”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深秋,五十岁的孟简赴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车马行至襄州地界,江风裹着鱼腥气扑面而来,码头商船桅杆如林,绸缎、瓷器与盐铁堆积如山。孟简捻须暗叹:“水陆通衢,果真繁华。”
《万物共生大讲堂》是国家植物园倾力打造的生物多样性科学文化论坛,以“讲好中国植物故事、传播生物多样之美”为宗旨,通过邀请植物、动物、各类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构建一个生物多样性跨界交流与植物科学文化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在
在我国的热带地区,有一棵乳汁含有剧毒的植物,叫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 Lesch.),它号称是世界上最毒的树,动物伤口只要沾染上了这种植物的乳汁,马上就会死亡。
巡游至河口,我们来到了旧时通往文山州的安家河古驿道边,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白玉文指着路边一棵高大、挺拔的树告诉我:“这就是世界上最毒的树——见血封喉。”
见血封喉树(学名:Antiaris toxicaria),又名箭毒木,因其乳白色汁液蕴含致命毒素而闻名于世。这种桑科乔木不仅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树木之一,更因其独特的生存策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想不到的实用价值,成为植物界中兼具危险与神秘的传奇物种。
“见血封喉”,看到这四个字,许多人都不寒而栗。这好像是武侠小说中涂了毒的暗器,只要一碰就会中剧毒,让人望而生畏。但你想不到的是,这个名称却和一种古树挂钩,而且在海南不少景区、山林就有这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