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这个集体受到全国表彰!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其中,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受到表彰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其中,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受到表彰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2年,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是一所集残障儿童医疗救治、康复训练、义务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民办学校,现有学生1165人,教职工256人。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东李镇持续聚焦“扫黄打非”关键任务,以“护苗·绿书签行动”为有力抓手,积极组织志愿者们在镇域内开展系列活动,多维度构建起严密的“护苗”安全网,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一个角落。
近日,由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夏津分局、夏津县民政局联合夏津县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夏津县暖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组织,35名困境儿童与 20组亲子家庭走进夏津县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探索,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绿色的种子。
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显示,眼下全国春播进入高峰,东北地区目前已春播粮食近1亿亩,完成超两成。而夏季粮油的主要作物冬小麦目前也进入灌浆期,夏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各位朋友们,欢迎来到毕庄村电商助农直播间,粉丝朋友们有喜欢我们的产品可以直接到3号链接下单。”近日,在夏津县新盛店镇毕庄村电商小院里,主播正介绍糯玉米、蜜薯等夏津特产,直播间人气火爆。
近日,一场以“学会管控情绪·做智慧父母”为主题的家庭教育讲座,在德州夏津县中山社区如期进行。这是夏津县城市社区文化书院项目的一个“明星项目”——“幸福e家”家庭教育项目,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服务。
“归雁”变为“领头雁”,“外来客”成为“新村民”,村支书成了“直播达人”……在“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的背景下,夏津县白马湖镇用乡土人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沃土”。
4月1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星乡村”“星农人”推荐名单的公示,全省4个村入围“星乡村”推荐名单,4位(组)抖音创作者入围“星农人”推荐名单。其中,德州市夏津县后赵庄村及抖音账号“三个村支书”创作者上榜。
后赵庄村是一个地瓜产业专业村,育苗,种植,销售地瓜多年,现有大型地瓜储存窖86处,可储存地瓜1.72亿斤,圆形地窖2056个,可储存地瓜1.43亿斤。2024年育苗面积2560亩,种植面积18000亩,年地瓜交易量5亿斤左右,是全国地瓜重要交易集散地。
近年来,针对德州籍在外学子对家乡不够了解、对企业不熟悉、对引才政策信息掌握不对称等情况,团山东省德州市委实施了“青衿兴德计划”,通过创建“青鸟驿站”“驻外青工委”“德州籍人才库”,建立起德州籍在外学子及专家人才了解德州、回到德州、来到德州、留在德州的平台和机制
近日,夏津县检察院评选出的最新一季“夏检之星”在该院二楼大厅显示屏上进行轮播。定期开展“夏检之星”评选,是该院坚持推进机关党建与检察业务相融互促的生动写照。该院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三个融合”工作法,把党的建设落实到检察履职全过程各环节,把检察履职自觉融入党的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供给、保护生态、传承文化、就业增收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
超载货车对路面碾压强度远超设计标准,导致路基塌陷、桥梁损伤,修路成本最终由全民“买单”!
1月17日,“电影印象 光影记忆”夏津县农村公益电影室内放映点暨农村公益电影研学教育展馆正式启动。展馆集电影历史展示、老电影设备展览、红色电影教育和互动体验于一体,通过丰富的电影史料、经典影片展示和互动体验设备,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深入了解电影的历史、文化
本次“黄河大集”“运河大集”以“赶鄃城大集 过康乐春节”为主题,在通常的农村大集基础上,打破传统集市单一产品售卖模式,打造“黄河大集”“运河大集”2.0模式,融入艺术、文化、健康等元素,以时尚化、现代化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消费品质、丰富群众节日体验,为夏
当我们沉浸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我们不禁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陶行知先生曾言:“生活即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这句话像一盏明灯,引领我们理解教育的真谛——它并非仅仅局限于课堂与书本,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