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避伊蚊“刺客”,外出旅游小心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多发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重要传播媒介是伊蚊,以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主,其密度在夏秋季处于较高水平。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多发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重要传播媒介是伊蚊,以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主,其密度在夏秋季处于较高水平。
被伊蚊叮一口,可能让你高烧、头痛、关节痛到怀疑人生!更可怕的是,蚊子还能把病毒传给更多人,形成“患者→蚊子→健康人”的传染链。
假如举办一个“夏季最恼人昆虫”的投票,蚊子绝对榜上有名。不管是人口稠密的都市还是寂静安宁的乡村,蚊子总会通过自己那极具代表性的嗡嗡声狂刷存在感。还有住在高层的人也接连发问:蚊子会坐电梯么?蚊子可以飞上30楼么?可见,个头虽小但战斗力十足的蚊子真的是夏天的一大烦
登革热是一种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的急性传染病,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感染登革热而就医,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存在四种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可能致命的重症登革热不等。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全球登革热疫情呈较快速上涨态势。
随着气温升高和雨季来临,蚊媒密度持续攀升,登革热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显著增加。为切实做好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东凤镇多措并举筑牢登革热防线。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登革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尤其在每年的夏秋季节,是登革热的高发期。
随着气温升高,蚊虫逐渐活跃起来,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也随之加大。为切实做好我县登革热防控工作,通过科学监测掌握伊蚊种群密度、分布,为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控提供依据。自4月起全南县疾控中心(县卫监局)启动2025年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工作,每月中下旬开展一次布雷
登革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在严重情况下,登革热可以致命。
台湾登革热疫情扩展至北部地区。据台媒报道,9日又新增98例,其中,台北市及新竹市各分别出现3年来和7年来的首例。而台南部地区的台南市也新增82例,再创单日新高。
近日,中山疾控发布通告,中山市当前处于登革热流行季节,截至2025年4月29日存在多个疫情处置区域,存在疾病传播风险。
随着气候逐渐温暖湿润,蚊子、蟑螂、蜱虫等能传播疾病的“害虫”开始活跃起来。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蚊子传播的蚊媒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70万,2024年全球报告登革热病例1400余万例,创历史新高。
随着气候逐渐温暖湿润,蚊子、蟑螂、蜱虫等能传播疾病的“害虫”开始活跃起来。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蚊子传播的蚊媒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70万,2024年全球报告登革热病例1400余万例,创历史新高。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期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五一”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已逐渐下降,但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餐饮场所等聚集性疫情仍时有发生”。对诺如病毒感染的防控仍不可松懈。”《通知》还指出“要做好‘一老一小’常
近两年国内外登革热疫情呈现复杂态势,2025年全球登革热病例持续上升。近期国家疾控局指出,我国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数较2024年同期明显上升。每年的5-11月是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节,流行高峰是7-9月,随着气温上升、降雨增多,以及节假日出行人员增多,我市将面临登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登革热作为一种由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威胁着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居民的健康。近期,随着气温升高和雨季来临,登革热进入高发季节。
国家疾控局介绍,我国蚊媒传染病将进入流行季,今年以来,登革热输入病例数量比去年同期明显上升,4到5月出现登革热本土病例的风险将上升,部分省份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
ADE(抗体依赖性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是指机体初次感染任一血清型的DENV所诱发的抗体能够中和同一血清型的再次感染,但是当机体再次感染其他三种不同的血清型时,此异型中和抗体会促进Fcy受体阳性细胞内病毒的摄入及复
随着气候逐渐温暖湿润,蚊子、蟑螂、蜱虫等能传播疾病的“害虫”开始活跃起来。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蚊子传播的蚊媒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70万,2024年全球报告登革热病例1400余万例,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