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

佛教禅宗史是胡适研究的课题留下了不少的书籍很值得后人阅读

北京大学前校长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首导者,也是中国首个提倡整理国故的文化人,他在研究中国明清小说的认证中。成为了新红楼梦学说的开山鼻祖,引导了一个新的课题,因此开创了中国的考据学。在研究中国古典明清小说的时候,还撰写了诸多关于禅宗的研究文章,像《禅宗史的一个新看

研究 书籍 佛教 禅宗 胡适 2025-08-05 04:53  2

《坛经》如何改写了中国佛教史

《坛经》作为中国佛教史上唯一被尊为“经”的禅宗典籍,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与禅宗思想体系的独立,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自佛教传入中土以来,历代汉译经典虽浩如烟海,但皆源于印度佛典,唯有《坛经》例外。它由唐代岭南樵夫出身的禅宗六祖惠能口述,由弟子集

禅宗 南宗 坛经 无念 中国佛教史 2025-05-23 20:16  8

高山丨《中国近代高僧大德画像集》上集

佛法自汉时西来东渐,于华夏大地历经一千九百余载,与本土文化水乳交融,早成吾国文化之重要脉络。自清末以降,诸多高僧大德倾其心力,为中华佛教之昌隆,建树非凡。此辈僧伽,生逢社会剧烈鼎革之世,十之八九皆饱经忧患,然初心如磐,矢志不渝,诚为后学仰止之典范。

禅宗 舍利 高僧 临济宗 世寿 2025-06-09 14:02  11

在中国,佛教《金刚经》为何流通最广?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

时间回到公元6世纪初,禅宗六祖慧能听《金刚经》顿悟成道,改变一生。 这本佛教经典,大乘佛教智慧之源,被尊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为何《金刚经》在众多佛经中脱颖而出?源于其哲理性强、语言精简,传达“般若空性”思想,引导修行,助人理解世界真谛。

佛教 禅宗 金刚经 六祖慧能 诸佛 2025-06-08 00:54  7

宁静与觉知:活在当下的禅意

在喧嚣与奔忙的时代,一种深邃的生命意义指向了内在的平和与清醒的临在。活着,是为了培养内心的宁静、深刻的觉知,全然体验当下的每一刻,摆脱对过去未来的执着,在简单存在中找到深刻的满足。这种状态并非消极的逃避,而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回归,是穿透纷扰触及存在核心的智慧。

觉知 正念 禅意 禅宗 现象学 2025-06-08 04:19  12

正统、权威、灵效:宋元禅宗人物画的图文关系

本文研究13—14世纪禅宗人物画中的图文关系,探讨它在宗教传统塑造中的作用与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禅画与题跋文字的互动,论证了相关作品如何重述禅宗经典故事,如何通过图像叙事,强调禅宗传承的正统性和僧侣的权威性,并向观者传递禅宗教义。禅宗人物画不仅记录了典范人物和奇

禅宗 人物画 宋元 灵效 禅宗人物画 2025-06-06 10:04  6

青浦的 太武山/梧闽

禅宗作为佛教内的一个宗派,它的目的与整个佛教的目的是一致的。禅是梵语'禅那'之略,意为静坐默念。并不只是静坐,还需要'默念',对所有经历与学习,'反刍'思考,得到觉悟。儒家至圣孔子在《论语·丿为政》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有对'禅思'的重视··闽

青浦 禅宗 普照寺 太武山 太武 2025-06-03 04:2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