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提升眼健康水平——第30个全国“爱眼日”主场活动侧记
“好像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看世界,只有中间一个点。”在6月6日举行的第30个全国“爱眼日”主场活动现场的“爱眼日视界探索区”内,大四学生李霞通过佩戴特殊眼镜,体验了患上青光眼后的视觉变化。
“好像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看世界,只有中间一个点。”在6月6日举行的第30个全国“爱眼日”主场活动现场的“爱眼日视界探索区”内,大四学生李霞通过佩戴特殊眼镜,体验了患上青光眼后的视觉变化。
今天(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专家介绍,帮助老年人养成戴老花镜的习惯将是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眼科医院中常见的眼底照相机结合新开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分析出更多的健康信息。
本次直播将邀请眼科领域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范先群教授、林顺潮教授、史伟云教授、王宁利教授,共同解读两会当中与眼科相关的政策要点,分享他们在会议中的建议与提案。同时,业内权威专家也将齐聚一堂,围绕两会精神,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为发展眼健康事业建言献策。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传统观点认为主要由眼压(IOP)增高引起。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即使在降低眼压至正常范围后,部分患者的视神经病变仍在进展,提示除眼压外,可能还有其他风险因素参与其中。由此,北京同仁医院颅内与眼压研究小组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