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新作《东极岛》票房2.36亿,不及《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出品方北京文化跌停,光线传媒、中国电影也受波及
2025年暑期档票房达88.53亿元,《南京照相馆》以22.92亿元领跑,但《东极岛》票房仅2.36亿元,拖累出品方北京文化股价跌停。北京文化连续6年亏损超37亿元,此次票房失利加剧其财务危机,传统影视公司面临内容创新与技术升级的双重挑战。
2025年暑期档票房达88.53亿元,《南京照相馆》以22.92亿元领跑,但《东极岛》票房仅2.36亿元,拖累出品方北京文化股价跌停。北京文化连续6年亏损超37亿元,此次票房失利加剧其财务危机,传统影视公司面临内容创新与技术升级的双重挑战。
在上映之前,可能根本没多少人知道它。多数人的目光,都被热炒的其他几部同题材电影吸引了。大家耳熟能详的《731》,几次都说定档,几次又撤销。同时伴随着的,有所谓的“家长投诉”电影太过血腥暴力,不适合播出,还有一些团体的投诉、压制,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好在推迟了之后
因该电影取材于“南京大屠sha”时期的真实历史影像,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让人心中有一种重重的压抑感。
在这个暑期,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横空出世,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灵。它以南京一家照相馆为故事发生地,再现了普通市民在至暗时刻的觉醒与抗争。
近日,电影《南京照相馆》便成为了全民热议的焦点,然而,这本应是一场对历史的庄重回望与深刻反思,却因一位上海女主持人周小畅的言论,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舆论风暴。
电影《南京照相馆》陆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上映。该片取材于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真实罪证影像。多位海外侨胞接受中新社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影片以“小人物”呈现“大历史”获得观众共鸣,他们呼吁将影片译制成多种语言。
以色列媒体直言,日本网民天塌了,因为他们认为原子弹是给日本的奖赏。日本在二战期间侵略了中国和韩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理应接受这样 “神圣的惩罚”。同时,以色列媒体强调,日本不应该把自己伪装成受害者,真正需要纪念的不是遭受核爆的日本人,而是那些被日本夺去生命的中国
主旋律终于又一次焕发了荣光,果然,只要拍的好无论什么题材都有市场。
电影《南京照相馆》中,侵华日军为了不让屠杀中国百姓的照片传播出去,在上面加盖“不许可”的红章。其中一张照片,与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最近征集到的陈子涛烈士遗物中的一张照片高度吻合。
影院灯光渐暗,银幕上浮现1937年南京城的断壁残垣。当《南京照相馆》中照相馆老板老金颤抖着展开手绘的“万里山河”,向女儿展示北京故宫的琉璃瓦、上海城隍庙的飞檐时,黑暗中传来观众抑制不住的抽泣声。银幕内外,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织。这间硝烟中的小小照相馆,不啻为一个
“只要发布抵制《南京照相馆》的评论,就能获得2元钱,人气越高收入越高!”
“让这一历史真相不被掩盖和遗忘。”8月7日起,电影《南京照相馆》将陆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上映,后续还会与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观众见面。影片“出海”,也意味着这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将触达更多国家和地区。
“一会儿镜头对着你们的时候,都给我笑!脑子清楚点。”在电影《南京照相馆》“日军的谎言”预告中,翻译王广海(王传君 饰)充满威胁的指令,瞬间将观众的视角拉入1937年被虚伪与恐怖笼罩的寒冬 。
截至8月11日,《南京照相馆》票房突破22亿,观影人次超6000万,豆瓣8.6分的成绩让这部聚焦南京大屠杀背景的战争片,成为2025年暑期档最震撼的“破圈者”。
《南京照相馆》8月6号在北美首映,放完后观众特别激动。弗吉尼亚影院里有人喊日本道歉,还有个美国老太太一边擦眼泪一边问孙女:“学校怎么没教过南京的事?”这时候日本有个参议员在电视上说“日军最绅士”,这话跟电影里拍的砍头画面对照,看着特别刺眼。
管虎导演的《东极岛》来势汹汹,虽然之前路演的宣传曝光率极少,但在北京的首映礼,足以亮瞎不少人的眼,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管虎和梁静两口子请来了影视圈的半壁江山,来和观众一起看电影,像于东、冯小刚夫妇、董璇、宋佳、钟丽缇、钟楚曦、佟丽娅等等,可以说整个放映厅犹如明星
同样是基于二战历史创作的影片,一经播出,就有人拿它跟《南京照相馆》作对比。
我是一个70后,小时候也看过类似的电影,记忆不深,远没有现在的《南京照相馆》展现出来日本军国主义的真实残暴!爷爷一辈亲身经历过日本军队屠杀平民,当时爷爷与我们说过还好我们生活在乡下,日本兵在乡下的兵源少(大部分都在大城市)让他们侥幸活了下来。 《南京照相馆》作
8月9日,央视《新闻周刊》播出《南京:档案中的家与国》,聚焦南京市档案馆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故事,展现了尘封史料如何连接个体记忆与国家叙事,呈现了市民通过档案找寻家族脉络,还原祖辈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遭遇,凸显档案在传承城市文脉中的独特价值。据《新闻周刊》报道,自
有人也许至今没料到,电影《南京照相馆》还未上映,竟会引发网络上如此大规模的躁动?坐不住的不只是普通观众,这种集体反应已经变成了比电影本身还要汹涌的洪流。随着片方公布档期,一连串的质疑、抹黑、攻击动作从天南地北开始蔓延。在头条、短视频、微博和豆瓣,极短时间里就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