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损失”与富镍正极容量衰减的相关性研究
层状氧化物正极表面的氧损失会加速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衰退,且氧损失随正极中镍含量和电压增加而增加。当氧损失发生在高电荷状态时,对LiNi0.8Mn0.1Mn0.1O2(NMC811)正极材料的循环研究表明,放电越大降解速度越快。对于多晶材料,高压下晶间开裂和氧损失
层状氧化物正极表面的氧损失会加速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衰退,且氧损失随正极中镍含量和电压增加而增加。当氧损失发生在高电荷状态时,对LiNi0.8Mn0.1Mn0.1O2(NMC811)正极材料的循环研究表明,放电越大降解速度越快。对于多晶材料,高压下晶间开裂和氧损失
2024年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均颁发给与“AI for Science”相关领域,这一重大成就无疑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这一科学研究的新范式——“AI for Science”时代,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力场(ML-FFs)成功解决了第一性原理电子
2024年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均颁发给与“AI for Science”相关领域,这一重大成就无疑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这一科学研究的新范式——“AI for Science”时代,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力场(ML-FFs)成功解决了第一性原理电子
水系电池因其成本低、安全性高而备受关注,但能量密度受限于较低的输出电压和比容量。水系硫基电池(SABs)凭借其高达1672 mAh/g的理论比容量和极低的成本脱颖而出。相比于过渡金属离子-硫基电池,碱金属离子具有更小的质量,从而实现更高的实际容量释放。然而,碱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且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因其在溶剂、化学反应及生物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与其他简单液体相比,水具有许多异常性质,例如其分子间的四面体排列和氢键网络,使得水在许多物理化学现象中表现出独特的行为。
李映伟,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院长,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在Science, Chem. Soc. Rev., J.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