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战略支点再夯实!光明科学城23个重大科创载体落地
位于光明科学城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简称“深圳超算二期”)项目现场,“穿”上深色光伏玻璃外衣的机房楼,像一个极具未来感的“科技魔方”。
位于光明科学城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简称“深圳超算二期”)项目现场,“穿”上深色光伏玻璃外衣的机房楼,像一个极具未来感的“科技魔方”。
近日,QuestMobile发布了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洞察报告。其中,华为手机在今年6月凭借2.88亿台的活跃设备超越苹果位列第一。
近日,由光明区委宣传部联合区文联、区作协精心策划的深圳光明科学城首部原创科幻小说《S实验室》,已经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并正式面向全国发行,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该书已在京东等平台上架。
“光明区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生态,助力每一位梦想家乘风破浪。”在7月30日光明科学城全球青年人才中心启动仪式上,区领导如是宣告。GTC作为光明区“全球引才”战略的关键枢纽,锚定“虹吸国际青年人才来深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目标,通过在海外设立分中心,立体化
8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光明科学城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简称“深圳超算二期”)项目现场,“穿”上深色光伏玻璃外衣的机房楼,像一个极具未来感的“科技魔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进入100天倒计时,光明区作为全运会重点承办赛区之一,正以最美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尤其是,当全运激情遇上骑行热爱,这座“田园里的科学城”正绽放独特魅力。让我们一同踏上光明骑行道,感受车轮上的诗与远方。
8月6日,科学城里的思政课暨科学一夏暑期班开班活动在光明区玉塘街道高科创新中心正式启幕。一幅精准绘制的“科技思政地图”、一批跨界加盟的“科技思政副校长”、一系列扎根社区的“科技星创客”实践点,将45项定制化科普文化体验活动融入广阔社会课堂,正探索着“跟党一起创
被粉丝们爱称为“国漫科幻番剧顶流”的《灵笼》第二季刚刚收官,B站播放量突破3亿,评分9.8,第二季终章播放同时在线人数超过39万!
以党建为引领,喜马拉雅打造了“红色喜马”党建品牌,释放党建“红色动能”,滋养互联网内容生态。在其品牌标识中,手绘的红色山峰则寓意着“人人都是攀登者,登上自己人生的喜马拉雅”的攀登精神。
参赛队伍:面向未来科学城入驻央企及服务保障单位,预计20支参赛队伍。
日前,青岛早报记者从市北区了解到,作为省、市级重点项目和市北区“老四方”更新核心工程,中车四方智汇港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日前,该项目中的四方机车公园、历史文化记忆馆、动能工厂等公共设施和部分商业空间已经开放,产业示范区多个楼宇实现主体封顶,“都市科学城”现雏形
6月19日,怀柔区人社局开展“青春赋能怀柔 实践链接未来”怀柔•雁栖高校创新创业联盟走进怀柔科学城活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12所高校联盟代表及实习实训基地代表,共同以毕业生就业第一视角,沉浸式探访怀柔科学城,参观了大科学装置集群、前沿交叉
6月21日,在深圳科学技术馆,由深莞两地市长、顶尖院士及超过400名产学研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正式成立。
纵观全广州,黄埔科学城就是这条赛道的头部玩家,“含科量”比大多数板块都要高。
两座科学城,“融通”为核心要义,通过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跨区域、跨机构、跨学科的合作来“融”,达到促进深莞两地人才、科研资源及公共服务设施高效衔接,形成“环巍峨山”科研圈、生活圈和交通圈的“通”。形成“科研攻关—技术转化—产业升级”全链条生态
在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楼走廊中部,光明科学城与松山湖科学城背靠背相依。从这里出发仅仅需要1小时即可通达珠三角9个城市。
两座科学城,“融通”为核心要义,通过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跨区域、跨机构、跨学科的合作来“融”,达到促进深莞两地人才、科研资源及公共服务设施高效衔接,形成“环巍峨山”科研圈、生活圈和交通圈的“通”。形成“科研攻关—技术转化—产业升级”全链条生态
6月10日,据重科城微报了解,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第五期学生公寓项目施工总承包招标计划表显示,该项目将在7月份进行公开招标。
应届毕业生:招聘2024、2025届优秀硕博毕业生,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具有相应学段对应教师资格证。京籍优先,京外硕博毕业生择优解决户口及编制。
科学城一中各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各具特色的形式引领学生在兴趣探索中提升素养,为校园文化注入蓬勃活力。从汉服文化的古韵传承到舞蹈艺术的青春绽放,从军事知识的趣味科普到魔方技巧的激情碰撞,社团用行动诠释着“青春向党、文化育人”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