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共享・全民探索赛”大众赛道开启,邀您用AI定格“京”彩瞬间
近日,“AI无限,智创未来”2025年北京市AI创新大赛正式启动。为深入探索AI与艺术创作的融合,展现AI构建的新北京印象,本次大赛的大众赛道——“AI共享・全民探索赛”同步开启。大众赛道以“我用AI绘北京”为总主题,面向全社会专业设计机构、独立设计师、设计爱
近日,“AI无限,智创未来”2025年北京市AI创新大赛正式启动。为深入探索AI与艺术创作的融合,展现AI构建的新北京印象,本次大赛的大众赛道——“AI共享・全民探索赛”同步开启。大众赛道以“我用AI绘北京”为总主题,面向全社会专业设计机构、独立设计师、设计爱
“我们每年差不多发七八箭,今年可能会更多。”近日,“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河动力”)时,该公司执行总裁夏东坤粗略地算了一下今年的发射计划,“有希望成为民营企业里面第一个年度发射次数达到两位数的”。
6月9日,以“AI无限·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北京市AI创新大赛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正式拉开帷幕。本届AI创新大赛打造全民皆可参与的AI盛宴,首次设置“AI 共享・全民探索赛”“AI 领潮・专业极客赛”“AI 赋能・职业应用赛”三大赛道,通过“以赛
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通过行业交流与合作提升北京人工智能品牌影响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创智能产业新未来。现面向社会征集2025年第三季度“智领未来”北京人工智能系列品牌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6月9日,以“AI无限·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北京市AI创新大赛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在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将持续至7月底。
6月4日下午,以 “细胞与基因治疗”为主题的2025年北京首场共性技术平台对接活动——细胞与基因治疗专场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举办。活动通过 “平台推介+园区座谈” 双轨模式,吸引60余家细胞与基因治疗相关的企业、平台、特色园区参与,同步线上直播观看量近300人次
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提高惠企政策触达效率,帮助创新创业主体、科技工作者用好、用活、用足科技创新政策,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创新推出“科创‘政’开讲”政策宣讲品牌活动。
当耄耋之年的科学家讲述着“两弹一星”的峥嵘岁月,身旁的人形机器人正展示着前沿科技的无限可能,2025年北京科技周启动仪式现场,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与现代科技成果交融,北京,用“破次元”创新形式,勾勒出中国科技迈向未来的清晰图景。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决策部署,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提高惠企政策触达效率,帮助创新创业主体、科技工作者用好、用活、用足科技创新政策,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创新推出“科创‘政’开讲”政策宣讲品牌活动。
4月23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组织的“扬帆助企 孵化未来”北京市标杆孵化器定制政策措施交流座谈会成功举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扬帆助企”政策措施进行深度解读,为北京市标杆孵化器及在孵企业提供“量身定制”政策礼包,推动构
Z基金出资3亿元支持全球开源社区、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追加2亿元投资支持智谱开源模型研发与开源社区生态建设、积极打造中国版“Hugging Face(全球领先的开源AI平台)”……一系列支持大模型领域开源生态建设的举措近日在京相继推出。记者从北京市科委、
为落实《北京市促进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强化科幻产业成果体验,激发市民对科技与未来的探索热情,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相关部门,以北京市“一核多点”科幻产业布局为依托,在着重打造石景山科幻产业集聚区应用场景的同时,
3月29日,第四届创意2030国际论坛召开,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担任指导单位,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担任支持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办。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今天(3月27日)开幕,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演讲嘉宾搭建了科技成果交流和技术交易的国际平台,十项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在开幕式上发布。
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全球标杆孵化器论坛举办。在论坛上,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会同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扬帆助企 孵化未来”北京市标杆孵化器定制政策措施。
以北京北四环与中关村东路的十字路口为圆心、2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外媒笔下的“中国大模型六小虎”中有“四虎”盘踞于此,中国人工智能“黄埔军校”从这里发迹。
以北京北四环与中关村东路的十字路口为圆心、2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外媒笔下的“中国大模型六小虎”中有“四虎”盘踞于此,中国人工智能“黄埔军校”从这里发迹。
以北京北四环与中关村东路的十字路口为圆心、2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外媒笔下的“中国大模型六小虎”中有“四虎”盘踞于此,中国人工智能“黄埔军校”从这里发迹。
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龛生物”)是一家从清华大学走出来的企业,如今已助力中国首款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走进华龛生物,一整面细胞星河展示墙映入眼帘,一个个小小的细胞,通过培养扩增,还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帮助人们战胜众多疾病。而三维细胞培养正是
打卡的游客着迷于弥漫着工业风的科幻魅力,而创业者们扎根在此,看中了它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科幻产业为特色的标杆型硬科技孵化器和创新服务平台。最新数据显示,已有131家硬科幻创作和硬科技创新企业落地该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