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钙钛矿电池
协鑫集团自主研发的2048cm2钙钛矿/晶硅叠层光伏组件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9.51%,再次打破全球大尺寸钙钛矿组件效率纪录;天合光能面积为1185cm2实验室钙钛矿叠层组件效率达到30.6%,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叠层组件效率突破30%大关的光伏企业……
协鑫集团自主研发的2048cm2钙钛矿/晶硅叠层光伏组件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9.51%,再次打破全球大尺寸钙钛矿组件效率纪录;天合光能面积为1185cm2实验室钙钛矿叠层组件效率达到30.6%,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叠层组件效率突破30%大关的光伏企业……
过去在60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三代太阳能电池发展出来。第一代是以硅材料为基本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主流商业电池;第二代是薄膜太阳能电池,以铜铟镓硒(CIGS)、碲化镉(CdTe)电池为代表,相比第一代具有厚度薄、光电转化效率高等的优势,但部分因素也限
过去在60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三代太阳能电池发展出来。第一代是以硅材料为基本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主流商业电池;第二代是薄膜太阳能电池,以铜铟镓硒(CIGS)、碲化镉(CdTe)电池为代表,相比第一代具有厚度薄、光电转化效率高等的优势,但部分因素也限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低成本的制造技术而成为有前景的光伏材料。然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性能和稳定性受到光学活性相晶体的随机取向和体/界面缺陷的显著影响。为此,清华大学电机系易陈谊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多功能有机材料仲班酸(PA),用于调节结晶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侯宇教授、杨双教授等人在《科学(Science)》发表题为“Graphene-polymer reinforcement of perovskite lattices for durable solar cell
日前,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侯宇教授、杨双教授团队率先揭示了新型光伏不稳定性的关键机制——光机械诱导分解效应,提出石墨烯—聚合物机械增强钙钛矿材料的新方法,为克服钙钛矿电池稳定性瓶颈、推动钙钛矿器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近年来成为了新兴绿色环保电池的代表。而影响其性能的空穴传输材料(HTMs)的设计主要依赖于实验者定性与识别 HTM 结构中的模式。
钙钛矿材料具有众多优异的性质,如吸光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高、缺陷容忍度较高等。这些性质相应的使得其电池具有一系列优点,如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超轻超薄等。此外,通过对其化学成分进行调整优化,从而可以制备不同特点的钙钛矿材料面向不同应用场景,如半透明太阳能电
英国剑桥大学Samuel D. Stranks和Miguel Anaya报道了一种多模式操作显微镜工具包,用于测量和空间关联纳米级电荷输运损失、复合损失和化学成分。通过应用此工具包在长时间运行前后对最先进的合金钙钛矿电池的相同区域进行扫描,发现宏观性能最佳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