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爱”暖残阳“红马甲”映初心
5月18日,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当天,刚刚荣获2024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提名奖的国网武威供电公司职工杜志虎,带领国家电网甘肃电力(八步沙)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主题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
5月18日,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当天,刚刚荣获2024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提名奖的国网武威供电公司职工杜志虎,带领国家电网甘肃电力(八步沙)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主题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
5月1日,榆林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靖边服务站在东坑镇沙渠村举行了“向劳动者致敬”庆五一主题放映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本次活动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的浓厚氛围。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我已在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工作满一年。这一年,我既是展馆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八步沙精神的学习者和传承者。这段难忘的经历,让我的思想、工作和人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接力坚守荒漠,将漫天黄沙化作葱茏绿洲,用四十年光阴书写“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农技员陈立宏扎根温室大棚,以科技为犁铧深耕希望的田野,将为民服务写在丰收的果蔬里;林果专家朱会文穿梭于田野果园,用满手老茧换得千亩绿荫,托起百姓的“致富梦”;公
这一场景,和他几十年前在陕北梁家河扛铁锹干农活、几年前在甘肃古浪参与治沙劳动等“微镜头”重叠,体现了人民领袖一以贯之的劳动本色。
二十几天前,在北京永定河畔,习近平总书记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种下多棵树苗。这一场景,和他几十年前在陕北梁家河扛铁锹干农活、几年前在甘肃古浪参与治沙劳动等“微镜头”重叠,体现了人民领袖一以贯之的劳动本色。
二十几天前,在北京永定河畔,习近平总书记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种下多棵树苗。这一场景,和他几十年前在陕北梁家河扛铁锹干农活、几年前在甘肃古浪参与治沙劳动等“微镜头”重叠,体现了人民领袖一以贯之的劳动本色。
这一场景,和他几十年前在陕北梁家河扛铁锹干农活、几年前在甘肃古浪参与治沙劳动等“微镜头”重叠,体现了人民领袖一以贯之的劳动本色。
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土绿化接续奋斗、任重道远。4月7日,共青团甘肃省委员会发布《携手并肩 绿满陇原——汇聚点滴善意,共赴绿意之约》倡议书,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募捐,植树护绿。
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土绿化接续奋斗、任重道远。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兰州市民“背冰上山”绿化南北两山,到八十年代初全国“采种支甘”的爱心接力;从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扎根荒漠的绿色坚守,到“请到民勤种棵树”掀起的全民植树热潮,三千里丝路上始终跃动着青春的脉
摘下帽子,76岁的双胞胎“刚强兄弟”弯下腰,向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会场掌声此起彼伏,持续了五秒的掌声,浓缩了在场“林业人”们对老一辈“探绿者”的由衷敬意。
“戈壁滩,古道边,荒漠连天;土也黄,天也黄,沙尘常现……”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八步沙昔日风沙肆虐侵蚀周围村庄和农田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为了保护家园20世纪80年代初八步沙“六老汉”(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以联户承包的形式
2023年6月2日,在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职工给一片梭梭林浇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治沙工人在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栽植柠条(2024年3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甘肃省草原总面积2.117亿亩(2022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位居全国第五位,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14%。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省内最大的高寒草甸分布区,草原总面积达2649.25万亩。
这条东西长约1000公里的走廊,既是苍凉的,也是雄壮的;既是古老的,也是青春的;既是历史的,也是鲜活的;既是厚重的,也是勃发的;既是诗意的,也是务实的……它从不封闭自己,而是包容并收;它带着厚积的历史走来,向着更好的明天不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