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爱鼻日:科学防治鼻病 技术赋能健康
今天(4月12日)是全国爱鼻日,今年爱鼻日以“科学防治鼻病——科技赋能鼻腔健康,顺畅呼吸轻嗅百香”为主题,旨在提升行业及公众对鼻部疾病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防治的认知水平。同时,聚焦科技创新推动鼻病防治模式转型,助力诊疗效率提质增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今天(4月12日)是全国爱鼻日,今年爱鼻日以“科学防治鼻病——科技赋能鼻腔健康,顺畅呼吸轻嗅百香”为主题,旨在提升行业及公众对鼻部疾病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防治的认知水平。同时,聚焦科技创新推动鼻病防治模式转型,助力诊疗效率提质增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四月春风拂面,当您为飘舞的杨絮烦恼时,是否注意到鼻腔发出的"抗议信号"?每年四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个专为鼻子设立的全国爱鼻日,都在提醒我们:人体这个精妙的"空气净化器"正承受着超乎想象的负担。从晨起连打十个喷嚏的困扰,到夜间辗转反侧的鼻塞折磨,这些看似寻常的呼
春季是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高发期,打喷嚏、流鼻涕、鼻痒和鼻塞,当这些症状找上门来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该如何摆脱鼻病困扰,重新畅快呼吸?2025年4月12日是第23个“全国爱鼻日”, 让我们关注鼻病,保护鼻健康从现在做起。请听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医
2025年4月12日是第23个“全国爱鼻日”。鼻腔作为呼吸系统的第一道屏障,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患者超3亿,鼻咽癌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儿童鼻病误诊率甚至高达40%。由于鼻病症状易被忽视或混淆,超半数患者错失早期干预时机
鼻子,这个位于面部中央的器官,虽小却作用重大。它是呼吸的门户,能过滤空气、调节湿度,还关乎我们的嗅觉体验。然而,鼻炎、鼻窦炎等鼻病却常常困扰着人们,影响生活质量。本期直播间邀请到来自上海市黄浦区小东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艳荣蓉医师来给大家讲讲中医是如何治疗
无休止的鼻堵、鼻痒、流鼻涕、打喷嚏......每到春秋花粉季,过敏性鼻炎患者便饱受折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人数已超1亿,即使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仍有高达60%的患者症状得不到控制,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还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已然成为我
春季是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高发期,打喷嚏、流鼻涕、鼻痒和鼻塞,当这些症状找上门来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该如何摆脱鼻病困扰,重新畅快呼吸?2025年4月12日是第23个“全国爱鼻日”, 让我们关注鼻病,保护鼻健康从现在做起。
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黄浦区加强区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建设,建立了由29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强大科普团队,以“科普引领,医路向前”系列栏目为平台,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人数已超1亿,即使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仍有高达60%的患者症状得不到理想控制,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还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已然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人数已超1亿,即使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仍有高达60%的患者症状得不到理想控制,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还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已然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
春分时节,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树木、花草释放出大量的花粉,这些微小的颗粒会随着空气飘散,很容易被吸入鼻腔,引发过敏反应。尤其是风媒花,如杨树、柳树、柏树等,它们的花粉量大且传播范围广,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元凶”。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Nature)发布中国学者研究成果,揭示了难治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反复发作的全新免疫学机制,该研究为改变慢性鼻病乃至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