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特别策划专家解读:如何科学应对地震后次生自然灾害?
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近日,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冲作客人民网,针对地震灾害链的特点、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进行解读。
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近日,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冲作客人民网,针对地震灾害链的特点、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进行解读。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自然灾害不仅会破坏基础设施,还可导致饮用水源污染、环境卫生恶化等问题,易引发疾病的暴发和流行,了解灾后高发疾病及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保障自身健康。
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场景,也可能潜藏着各种灾害隐患。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大家会如何处理呢?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2025年4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4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风雹灾害、干旱灾害为主,洪涝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记者刚刚从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获悉,4月,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610.6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13人,紧急转移安置8200余人次,倒塌房屋200余间,损坏房屋3.84万间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2025年4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4月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610.6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13人,紧急转移安置8200余人次,倒塌房屋200余间,损坏房屋3.84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84.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2025年4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4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风雹灾害、干旱灾害为主,洪涝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2025年4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4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风雹灾害、干旱灾害为主,洪涝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地震是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关于地震网络上流传的种种谣言又成了“次生灾害”造谣者通过假冒权威、嫁接伪科学、滥用 AI 技术等手段传播虚假信息一方面加剧了大众对地震的恐慌侵蚀社会信任资源另一方面也导致错误防震方法的传播今年5月12日是
地震是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关于地震网络上流传的种种谣言又成了“次生灾害”造谣者通过假冒权威、嫁接伪科学、滥用 AI 技术等手段传播虚假信息一方面加剧了大众对地震的恐慌侵蚀社会信任资源另一方面也导致错误防震方法的传播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2025年4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4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风雹灾害、干旱灾害为主,洪涝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2025年4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4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风雹灾害、干旱灾害为主,洪涝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
去年这个时间,鹅上线了四川地区QQ地震预警功能。这一年累计推送地震预警78次,预警人次达13.5万。同时,鹅也看到了大家的很多期待:2025年的今天,鹅来回应大家的期待了!QQ地震预警功能范围覆盖全国!四川以外的地区也能开启这个功能了,QQ地震预警功能正式覆盖
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近日,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冲作客人民网,针对地震灾害链的特点、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进行解读。
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发布通知,自2009年起,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
今天是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个特殊日子的设立源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旨在唤醒全社会对灾害防范的关注与行动。而地震作为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关于地震,网络上流传的种种谣言,又成了“次生灾害”。
当洪水冲垮城市街道,当地震撼动楼宇根基,当火灾肆虐吞噬生命,我们才惊觉,灾害离日常生活如此之近。防灾减灾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也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它关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安全。从个人做起,是筑牢防灾减灾防线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把现金放在家里,这是机智还是愚蠢?我是主播志勇,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以现金的形式存在家里确实是很有必要的,这不是愚蠢,而是一种智慧的风险管理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将一部分资金从银行取出,以现金的形式存放在家中可以带来多方面的便利和保障。
近日,一则东京将有8.3级地震的消息在日本疯传,就像一阵狂风席卷了整个日本社会,让民众陷入了恐慌之中。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不安的气息,人们开始囤积物资,检查房屋的抗震性能,仿佛灾难即将在下一秒降临。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直播节目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正当观众沉浸在欢声笑语中时,意外却可能在瞬间降临。近日,泰国一档热门直播节目在播出过程中突遭地震,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混乱,女演员小玲(化名)因突如其来的震动而情绪崩溃,现场泪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