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桃子更红更值钱!来看金华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由金华市农科院联合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完成的研究成果《基于代谢组和转录组解析多雨寡照对桃果皮着色和类黄酮积累的影响》,被国内农业领域顶级期刊《中国农业科学》收录并发表。
近日,由金华市农科院联合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完成的研究成果《基于代谢组和转录组解析多雨寡照对桃果皮着色和类黄酮积累的影响》,被国内农业领域顶级期刊《中国农业科学》收录并发表。
近日,海南大学热带油茶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团队胡海燕副教授在国际期刊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发表题为“Transcriptome and metabolome analysis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胰腺导管腺癌(PDAC)占全部胰腺癌的95%以上。 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由于生存率低、预后差,胰腺癌也被称为“癌中之王”。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何杰研究组运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建立了覆盖斑马鱼幼年早期、幼年晚期、青年、年轻成年4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创伤性脑损伤条件下中脑胶质细胞的转录组图谱,揭示了不同年龄大脑胶质细胞的异质性及其脑创伤响应特征(可视化网站:htt
随着 DeepSeek等AI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AI辅助科研的作用毋庸置疑!作为生物科研人员如何充分利用AI,达到先发优势呢?
滤泡性淋巴瘤(FL)是一种常见的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分级基于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中的中心母细胞数量,分为FL1、FL2和FL3,其中FL3进一步细分为FL3A(有残留中心细胞)和FL3B(无残留中心细胞)。此外,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混合病理,既有滤泡成分
2025年4月11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郭红卫课题组联合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在顶级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题为“An Arabidopsis single-nucleus atlas decodes leaf senescence and nu
大家平常在进行实验时,常常会因为找不到正确的实验方法而苦恼。为助力科研,深圳微科盟收集整理了一系列实验指导的资料,希望可以作为参考方法,帮助科研人员省时省力作出满意的实验结果! 无需转发,无需助力,直接领取! 文末有具体的免费领取方式哦!
近日,生物技术公司 Plex Research 宣布与 Ginkgo Bioworks达成合作,开展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研发,以识别新的疾病机制和途径。通过此次合作,Gingko 旗下的服务 Gingko Datapoints 将结合其庞大的扰动响应分析数据集与
转录组 诺华 数据集 ginkgo plexresearch 2025-04-09 19:32 8
近期,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牵头的团队发现,猕猴与啮齿类动物屏状核的结构、细胞类型和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成果于 4 月 3 日发表在 Cell 期刊。该成果为理解人类意识产生的进化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T细胞在免疫系统中承担重要功能,而T细胞受体(TCR)决定了其抗原识别能力,并影响下游免疫应答。然而,如何在单细胞水平上精准解析T细胞的功能状态、抗原特异性及克隆扩增模式,仍是当前研究的难点。随着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与单细胞TCR测序(scT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大常见癌症,年新发病例约146.6万例,死亡约39.6万例。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长期居于男性首位,占新发癌症的30%。我国是传统前列腺癌低发病率的国家,但近十年来急剧增长,是增速最快的男性恶性肿瘤,已从
前列腺 转录组 naturegenetics 古迪 古迪团队 2025-04-03 07:39 6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肿瘤微环境(TME)重塑在甲状腺癌的进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空间动态仍不清楚。2025 年 3 月 28 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魏文俊、王宇、嵇庆海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李胜利等人在 Cell 子刊 Cell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尽管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来了解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变化,但是其病因尚不清楚[1]。颞中回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发展进程受到影响,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萎缩发生区域之一[2]。阿尔茨海默病病理与大脑微
2025年3月24日,中国农业大学/神农种业实验室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在线发表了题为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ze droug
在多细胞生物中,基因组的完整性和表观遗传信息的稳定性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核心。然而,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界环境压力,都可能导致DNA损伤,并在细胞内积累,最终引发与年龄相关的病理变化甚至疾病【1】。这些DNA损伤的分布模式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一直是研究人员探索的重
传统的CRISPR筛选技术(如Perturb-seq)结合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能够分析基因扰动后的转录组变化,但缺乏空间信息,无法解析细胞微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而光学池筛选(如MERFISH,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虽能提供高分辨率空间转录组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骨髓衰竭疾病,其治疗效果的评估手段仍较为有限。血小板减少通常是新诊断AA患者最早且最严重的症状。虽然治疗过程中常关注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但AA患者血小板分子特征的改善很少被重视。研究者通过分析AA患者确诊初期及治疗不同阶段的血小板转录
3月22日,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武汉专场(ICG-20 Wuhan)在光谷开幕。本次大会以“组学与人工智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Omics and AI in Biodiversity)”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百余位科学家、专家和行业领袖参加,共
2025年《Nature Metabolism》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中国成人患病率已达12.4%,而β细胞功能衰退和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仍存在30%的未知盲区。本文基于最新单细胞转录组(scRNA-seq)、表观基因组(ATAC-seq)及空间转录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