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射线中的高能粒子:探索宇宙中的神秘力量
宇宙射线是宇宙中不可见的高能粒子,它们穿越太空、到达地球并与大气层发生相互作用,释放出大量能量。自从20世纪初首次发现宇宙射线以来,科学家们对这些高能粒子的来源、性质以及它们对地球和宇宙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宇宙射线不仅揭示了宇宙中最为极端的物理现象,还为我们
宇宙射线是宇宙中不可见的高能粒子,它们穿越太空、到达地球并与大气层发生相互作用,释放出大量能量。自从20世纪初首次发现宇宙射线以来,科学家们对这些高能粒子的来源、性质以及它们对地球和宇宙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宇宙射线不仅揭示了宇宙中最为极端的物理现象,还为我们
然而,尽管我们人类做不到,宇宙却能轻而易举地赋予一个粒子超光速的能量——这在超新星、类星体、黑洞中不过是小菜一碟。但为何我们至今未见超光速的粒子呢?在拥有强大能量的前提下,为何所有粒子的速度都被限制在299792458米/秒之下?
那是一个被整个中国铭记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震,山崩地裂,举国同悲,数万生命在那一刻定格。十七年过去,悲痛仍未远去。我们在缅怀逝者的同时,也在不断追问:这场灾难,到底从何而来?我们是否真的无力预知、无法阻止?
但深入思考便会发现,从物理理论层面来讲,对于有质量的物体,并不存在禁止其达到光速的硬性规定。根据物理公式,只要能够获取无限的能量,有质量物体达到光速并非天方夜谭。
你有没有想过,天上那道“咔嚓”劈下来的闪电,到底是怎么来的?别看雷暴天天有,科学家却一直没完全搞明白它的“开关”在哪儿。最近,来自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一项研究抛出了个大胆猜想:闪电的幕后推手可能是从外太空来的宇宙射线!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科幻片?别急,咱慢
在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在力学探索室里观察到了“双锥体上坡”的奇妙现象,在电磁学探索室里了解到电磁学的原理,探测宇宙射线;在光学探索室里了解到光的传播方式等。这些不同的物理实验,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知识,也感受到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
2025年3月18日,《宇宙今日》刊发天体物理学家保罗·萨特的深度分析,通过物理学模型与辐射剂量计算,首次系统量化了超新星爆发各杀伤要素的致命半径。研究发现,被大众视为最危险冲击波的实际致死范围,仅是宇宙射线杀伤半径的千分之一——这颠覆了科幻作品对超新星灾难的
这意味着,旅行者号想要真正离开太阳系,至少还需要3到4万年的时间。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公里(千米)这个单位在描述星际间的距离时显得力不从心,光年则成为了更合适的度量单位。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面对许多科学难题和技术挑战。其中,光速是一个关键因素。
茫茫宇宙,浩瀚无垠。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都充满了无限遐想,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人类已经能够飞出地球,真正去探索太空了。但是,以人类现代的技术水平,依然无法真正了解宇宙的全貌。比如,在太空深处,存在着大量高能粒子,它们接近光速飞行,
然而,真实的宇宙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除了光速这一极限外,还存在一个更低的速度极限,使得人类想要无限接近光速的目标变得更加艰难。为了突破这一障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个速度极限的本质
科学家近日侦测到有史以来最强的宇宙射线,并指出它们的来源可能距离地球非常近。这项突破性发现已于11月25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研究团队推测,这些高能射线的来源可能位于距离地球仅数千光年的范围,相较于银河系的
在粒子物理学中,科学家一致认为,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粒子有12种,包括6种夸克(上、下、奇异、粲、底、顶),3种带电轻子(电子、缪子和陶子)和3种中微子(电子中微子、缪中微子和陶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