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脑关键神经受体结构首次揭示
由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主导的研究团队,在探索脑微观世界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他们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首次揭示了大脑与小脑区域关键神经受体的结构和形态。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上,为理解运动控制、学习与记忆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并能推进神经系统疾病新疗法
由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主导的研究团队,在探索脑微观世界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他们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首次揭示了大脑与小脑区域关键神经受体的结构和形态。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上,为理解运动控制、学习与记忆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并能推进神经系统疾病新疗法
它像一位老练的电工师傅,维持心脏电信号的节律不被干扰;又像一位神经系统的调音师,调节神经冲动的传导,让焦虑不再唱主角。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镁的存在更是不可或缺。
根据匹兹堡大学今天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的一项研究,治疗酒渣鼻和其他炎症性皮肤病的新方法可能即将出现。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 SYM2081 的化合物在小鼠模型和人类皮肤样本中抑制了驱动炎症的肥大细胞,为预防由肥大细胞引发的皮肤疾病的瘙痒、荨麻疹和其他症状的
按照睡眠科学家的建议,大部分18~60岁的成年人每天需要至少7小时的睡眠。如果睡眠不足,白天很可能会精神萎靡、反应变慢、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打折扣。长期睡眠不足的话,更是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患病风险升高有关。
按照睡眠科学家的建议,大部分18~60岁的成年人每天需要至少7小时的睡眠。如果睡眠不足,白天很可能会精神萎靡、反应变慢、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打折扣。长期睡眠不足的话,更是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患病风险升高有关。
其实,部分患者需要更大剂量的麻醉药,并非因神秘体质。研究表明,麻醉药代谢速度与CYP450酶系统活性紧密相关。约15%的亚洲人携带CYP2D6基因(多种药物代谢的关键酶)弱代谢型,就像给药物代谢的“高速公路”设置了减速带,致使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代谢变慢。
在现代社会,压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客,是抑郁症、焦虑症的重要诱因。以往对压力导致的抑郁和焦虑的研究往往都是横断面的;事实上,适度的短期压力有助于生存,但长期慢性压力却可能打破情绪平衡。大脑是压力做出情绪反应的最重要的控制器官,面对压力,我们的大脑如何动态应对?
1月16日,团队在Cell杂志上首次以原子分辨率呈现出了内源NMDA受体的组装和结构;2月25日,上线Neuron杂志的论文揭示了镁离子调控NMDA受体的分子机制;3月5日,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扬/郭飞研究组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
在探讨“酒后犯浑,是酒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这一主题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深入到酒精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之中。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判断,而是一个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的综合性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