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在保定召开
作为地质古生物科普领域的高规格学术研讨会,本届科普研讨会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的150余位代表参加。开幕式上,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广州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被授予中国古生物学会全
作为地质古生物科普领域的高规格学术研讨会,本届科普研讨会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的150余位代表参加。开幕式上,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广州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被授予中国古生物学会全
1999年,《与恐龙同行》(Walking with Dinosaurs)作为首部以恐龙为题材的纪录片,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失落世界”的窗口,也成为20世纪英国电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科学类纪实节目。5月28日,这部经典IP以崭新面貌回归。
为点燃青少年对古生物学的探索热情,培养科学精神,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日之际,由高台县科协精心策划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之“古生物科普进校园”分别在高台县第二中学和第四中学举办,活动特邀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博士杨精涛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当琥珀封存的远古生命与深海神秘的生物群落相遇,一场震撼人心的科普之旅就此启程!5月25日,正值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北京国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联合承办的 “揭秘古生物的真实模样 —— 从漳浦琥珀到海洋深处” 科普主题
琥珀作为一种特殊的化石保存方式,在古生物学、古生态学等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
4月19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的“自博十周年·悦读博物馆”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上,该书与《虫来不无聊》一同重磅发布。据悉,目前自博馆已经出版了70多套册科普读物>
在古生物学界被称为“东方古生物圣地”的云南曲靖,一位64岁农民颜周良,用43年时光在自家院落里建起神秘“实验室”,筛出百万枚远古生物化石。这个被科学家称为“滇东奇迹”的农民实验室,不仅产出4300万年前的珍稀标本,更诞生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周良小豨”新物种,见证
亿万年前的朝阳是什么样子的?走进朝阳侏罗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犹如飞越历史时空隧道,在这里,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热河生物群化石,生动讲述着地球生命宏大的演化故事,让人感受到远古生命的跃动。
中国古生物研究专家,他专精于古生物的研究,走遍世界各地原始森林,长期从事艰苦的野外考察,采集古生物化石;中国古遗址研究专家,穿越无人区踏寻古遗址,解读遗址地貌和地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中国著名考古专家,参与过大型考古工程,深入考古挖掘现场并取得过重要发现;中国古
《以先辈之名 立时代新功》新闻系列片今天播出《高原探古·“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一直是我国重大的战略任务依托于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重大科技任务2022年6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组织成立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
古生物学家张立召:我们在山洞里找到这块远古人类的化石,没想到来自一位正在换牙的孩子(扫码看详细内容)300多万年前,古猿露西似乎就会“开外挂”了…四川北川惊现满山化石?专家回应(扫码看详细内容)楚雄州古生物与古人类产学研协同中心挂牌仪式在楚雄师范学院举行(扫码
从寒武纪中期开始,就有一类奇怪的微化石混杂在小壳化石中。它们不到1毫米长,形状复杂多样,像是什么动物的牙齿,但是和环节动物的虫牙(scolecodonts)又有很明显的区别。研究者们把这些细碎的齿状化石称为牙形刺(conodonts),而产生这种结构的动物,就